• 218阅读
  • 0回复

生态道德教育不容回避的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04
第9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生态道德教育不容回避的话题
  本报记者王淑军
  最近,北京动物园5只黑熊惨遭一名大学生的伤害,原因只是想验证一下黑熊是否如书上说的那样嗅觉灵敏。这虽然是个别人的一种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竟有如此行为,发人深思。如何使学生树立起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有按照生态学规律持续生存的权利观,以及不仅对他人、社会,也对包括其他生命形式自然承担责任的义务观?专家指出,新形势下生态道德教育已不容回避。
  为了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才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类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也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稳定性。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然而,尽管环境科学日益发达,环境立法日趋完善,现实生活中却仍旧存在着大量有法不依、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教授和朱绍英认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而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只要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基于对传统“经济人”概念的批判,“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周谷平强调,塑造“理性生态人”,教育负有重要责任,而德育更是关键所在。
  生态道德教育长期被忽视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与教育部共同组织了一
  次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调查显示有1/3的人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近一半的人对我国环境状况变化趋势表示乐观,仅有8.3%的人较多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这意味着仍有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人则对我国的环境状况认识欠缺,对自身的环保责任不明确。
  数字也暴露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尴尬处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国良教授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而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环境教育就已经起步,但也基本上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自觉地把其纳入到德育内容中、渗透进学校的各个环节里,更谈不上对塑造“理性生态人”最为重要的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及价值观的培养。
  “可以想象,一种缺乏指导纲要和评价标准的教育,在以应试为中心的学科格局下会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会有何保证?”俞国良说,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并把其纳入到学校德育中,也是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新构建学校德育
  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对象,必然引起德育内容的重新构建。周谷平认为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价值观的重建。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德育价值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增添了新的内容: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当代人要自觉维护后代人的发展权利,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在学校德育中,要使学生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其他生命形式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道德观。
  道德原则的增加。应使学生内化三个新的原则: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不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习惯的新要求。不随地吐痰、不摘折花木、爱护小动物等道德行为习惯,以往都是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提出的,而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后,可使学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生态道德角度,进一步体会这些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同时,生态伦理的融入也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出了以往没有的新内容,如购买物品时考虑耐用性、可循环利用性;垃圾袋装和分类投放;回收废旧电池等,也体现了德育内容与时俱进的特点。
  为使生态道德教育在学生中得到长期、有效地进行,俞国良建议加强与现有德育课程及各学科的渗透,开设相关选修课,同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社区服务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