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立足实际发展贫困山区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0
第9版(理论)
专栏:

  立足实际发展贫困山区经济
  王彤宇
  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应立足实际,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摆脱困境,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地处吕梁山中段西麓腹地的山西省方山县,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近年来,方山县委、县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从县情出发,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从调整产业结构着力,立足高起点,实施大动作,使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为目标,大力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使农业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同步发展。农业经济是贫困山区经济的支柱。在传统经营思想影响下,许多地方只注重农业经济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结果导致农业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效益低下。为了使农业经济的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同步发展,必须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一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突出抓两个转变,即从注重数量增加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从注重修地向修地抓水并举转变。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积极推行“公司+农户、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四是大力发展林果业,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将宜林区域划分为林牧区、干果经济林区、川地林网区、生态公益林区,全面实施防护林、护岸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川地林网、道路绿化等建设项目。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山区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多元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
  立足资源优势,以扶持优势企业和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贫困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教育落后,往往容易形成苦熬有余、拼搏进取不足的惰性意识,结果在等待观望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贫困山区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开发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潜力产品。二是通过改组、改造、拍卖、租赁等方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改善管理、扩大规模和技改挖潜,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并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三是以发展优势产品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改善旅游环境,拉动第三产业稳步发展。贫困山区的发展必须坚持艰苦创业,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比如,可以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使治穷致富的实现既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又有优势产业带动。一是加强旅游业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硬件环境;二是树立大旅游观念,开发多种旅游资源,广泛收集、提炼风俗民情等旅游文化载体,使历史文物、民俗风情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充分融合;三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坚持生态林业和旅游林业相结合,在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种观赏树,发展风景林。同时,大力促进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产业之间的带动效应和综合经济功能,促进第三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