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结构多元 品质调优 布局合理 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0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农业结构调整新进展④

  结构多元 品质调优 布局合理
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本报讯 记者江夏报道:岁末年初,全国秋冬种农情调查结果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稳中略减,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面积增加。各地继续加大品种、品质结构调整的力度,优质专用冬小麦、“双低”油菜籽面积继续扩大,均比上年增长16%以上。这表明,经过三年调整,我国农业的种植业结构正在进一步趋向优化。
  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紧缺,我们几乎集中所有的农业资源发展粮食,形成了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的单一结构。无论土壤、水源、气候条件是否合适,开山造田、垦草种粮的事情随处可见。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农产品,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步入全新阶段。
  一切都和短缺时代不同了。过去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就是填饱肚子,因此只要多产粮,就能增加收入。可是现在人们却变得挑剔了,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讲究吃得营养、卫生、安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粮食的直接消费量直线下降,加工业的发展对粮食等农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再想增加收入就没指望。农业结构的调整,就是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开始的。
  农业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三年之间,我国农业种植业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动调整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全国共调减粮食作物面积近8000万亩,增加经济作物面积8877万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突破30%。特别是非粮食主产区面积的调减,为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的发展腾出了巨大的资源空间,种植业的基本格局正在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迈进。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的迅速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
  ———大力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加速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适口性差、市场上卖不掉的劣质早籼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压缩,优质早稻面积迅速扩展,已达到早稻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比三年前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加工专业小麦长期短缺的状况明显改观,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比三年前增加了近一半;东北地区大力推广了生育期短、脱水快的玉米品种,明显提高了玉米的品质。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得到迅速发展。
  ———种植业的布局逐步进行了调整,非适宜区、次适宜区的生产规模逐步缩小,向适宜区、最适宜区集中,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长江流域的油菜、黄淮海地区的花生、新疆的棉花、山东的蔬菜等,都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促进了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