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一对“姊妹村”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25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有人讲,小岗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报晓雄鸡,把别人叫醒后,自己躺下了。严宏昌说:“小岗,从来就没有躺下过!”“难道长江村就可以躺下吗?‘长江之花’还要‘做大’”,郁全和说。请看——
一对“姊妹村”的故事
  本报记者高云才
  友谊大道,第一朵“姊妹花”
  这一点微绿,那一处鹅黄,眼前的淮河两岸已经透析出春的气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头,一个高高的牌楼,巍巍峨峨的,上书“小岗村”,赫然。近看,装饰谈不上讲究,但牌楼上四季常开的鲜花,透露出小岗人致富的热望。穿过牌楼,一条宽敞笔直的水泥大道尽收眼底。路边竖着一个很矮的石墩,上面刻着这样几个字:小岗村长江村友谊大道。
  咦,这路从何而来?小岗村村委会主任严宏昌说:“小岗结了一个‘姊妹村’,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的长江村,这条路哇,是长江村援建的,捐资90万元呢!”
  为什么小岗要结姊妹?为什么是长江村?老严道出了原委。
  1978年,小岗18位农民,在一张发黄的旧信笺上按下红手印,签下了生死状,把土地承包给个人,砍头坐牢也情愿。为啥,不就是为了吃饱?……如今,82户人家的小岗村,粮总产达到60万公斤,比大包干前多38倍,累计向国家交售的粮食累计达到250万公斤。小岗真正变成了“粮满囤”。
  眼前的小岗,一色的红砖瓦房,整齐排列在友谊大道两旁,炊烟袅袅,万里田畴从这里铺向天边……老严说:“不要光看表面啊,这些年,日子是好过了,但也难过。俺们当年搞承包,肚子是填饱了,可是顺着粮食一条道走到黑,不行啊。现在,粮食卖不出价,大家就搞结构调整,去年,我养了不少鸭子,往南京、合肥市场一送,本儿都没有捞回来。听说种红瓜子挣钱,不少人家都种了,到年底一结算,刚刚本对本,不赚不赔,贴了一年的工夫呗!”
  应该说,小岗依靠粮食生产,终结了自己的赤贫时代。这些年,小岗一直紧忙活着,但面貌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去年农民人均收入仅2500元,而沿海农村,早已步入小康了。“小岗人坐不住啊,农民心里发慌,干部心中着急!亟须同沿海富裕村结对发展。”了老严说。
  小岗的心跳,被江苏省张家港市原市委书记秦振华摸到了。老秦很细心:小岗村闻名全国,有的是土地资源,缺的是资本积累。长江村呢?很富有,在苏南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就未必了。长江村有自己的独特工业,要进一步发展,缺的是名气,缺的是土地资源。假使这两个村结为姊妹,优势互补,东西结合,岂不两全其美?老秦找到长江村的当家人郁全和,二人一拍即合。
  1997年底,小岗村与长江村结成了“姊妹村”。长江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小岗村修建一条村级路,于是,两个“姊妹村”,绽开了第一朵“姊妹花”——友谊大道,宽22米,长1公里。
  这年11月22日,小岗村村民跨着腰鼓,举起唢呐,爬上屋顶,挤在路旁。凤阳县县长王捍群高喝一声:“奠基。”小岗村支部书记严德友和长江村党委书记郁全和揭开红绸布,长江村与小岗村的友谊大道就这样奠基了。
  老郁亲率长江村施工队伍来到小岗,他说:“友谊大道是我们‘姊妹村’的第一朵‘姊妹花’。到时候呀,我要亲自验收,我这个外行只看一项,就是友谊大道是不是寸寸段段都夯实了。”
  葡萄园,第二朵“姊妹花”
记者辗转来到长江村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叹:这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楼房鳞次栉比,冬青树低影婆娑,街道两旁鲜花吟唱,簇新的学校、饭店、工厂,都在诠释着现代化农村的概念。
  村里96岁的邱三妹老太太说话时,牙齿露着风:“这么好的日子,做梦也想不到呀!”同小岗村的发展道路不一样,长江村依靠乡镇工业。这些年,长江村农民收入从70年代的64元升至现在的8950元。到1994年,以全长江村的资产组建的长江润发集团,资产总额达到3.8亿元。长江村,变出了一朵璀璨的“长江之花”。
  有人讲,小岗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报晓雄鸡,把别人叫醒后,自己又躺下了。老严说:“小岗,从来就没有躺下过!”
  “难道长江村就可以躺下吗?”老郁说:“‘长江之花’还要‘做大’呀,东西合作就是长江村‘做大’的一条出路!”
  小岗不是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吗?老郁同老严合计后,两村联营搞葡萄开发。2001年,长江村在小岗投资建设了一个面积800亩的葡萄园,部分村民成了葡萄园的工人。我们看到,在小岗村北口,葡萄园红砖砌墙,蔓藤缠绕。园名非常动听:小岗长江科技示范园。
  推开园门,大片的葡萄种植基地扑面而来,葡萄幼苗在阳光中挥舞着稚嫩的枝条,工人正在施肥……这就是长江村与小岗村共谋发展的第二朵“姊妹花”。
  老郁讲,“天下未暑我先热,万人未冷我先寒!没有这样的境界,我们就要吃败仗。这个葡萄园是长江村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新战场,通过发展鲜食葡萄、酿酒葡萄,以抵御手头工业项目发展的风险。事情还有不少,比方找著名葡萄种植专家、酿酒专家、市场专家。如果酿出的葡萄酒名叫小岗酒,那知名度该有多大呀!”
  现在,不论多忙,每个月,老郁都要风尘仆仆,奔波400余公里,赶到小岗,察看葡萄园的进展。老严说,小岗的发展,要依托农业,跳出农业。葡萄园这朵“姊妹花”,就是这个思路的贯彻。
  凤阳县委书记李耀才说,老严和老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如何解决葡萄园实现利润的问题。
  共同发展的这副担子沉甸甸的,这一点,老严和老郁都很清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