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老上访”成了“座上宾”——湖北竹溪县兵营乡聘请农民监督员化解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0
第11版(读者来信)
专栏:专题调查

  “老上访”成了“座上宾”
  ——湖北竹溪县兵营乡聘请农民监督员化解矛盾
  龚达发 喻泉源
  1998年10月,《半月谈》杂志刊登了湖北竹溪县兵营乡农民陈映奎反映农民负担过重的来信。该乡农民郑自平得知后组织100多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引来数百群众围观。此事惊动了县委、县政府。最后,郑自平等几位农民被行政拘留,还有几位农民被送到乡里学习,陈映奎也因“捅娄子”而受到严厉批评。当年,兵营乡因为上访多、社会治安不稳定等被上级黄牌警告。
  经过深刻的反思和讨论,乡党委认识到:只有落后的工作,没有落后的群众。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责任主要在干部。他们还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方式单一。动不动就办学习班、请公安人员,引起群众反感。二是少数村财务管理混乱,农民负担较重。三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快,群众生活改善较慢。
  查原因,找症结,问出路。兵营乡的决策者们最终确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公开政务,宣传政策,接受群众监督。为此,聘请农民监督员的设想在班子成员中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1999年5月,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核,首批10位农民监督员走马上任了,后又增至21位。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农民监督员过去大多都是“老上访”。为争取这些农民监督员的支持,乡党委花气力、下功夫。乡党委书记万孝立第一次到郑自平家做工作,便坐了“冷板凳”。郑自平还在为上街游行遭拘留的事怄气,自家的小油坊也因怕税费增加而关门了。第二天,万孝立带着工商、税务等部门负责人“二顾茅庐”,向郑自平明确表示税赋不会增加,鼓励他重新开张,并诚恳地请他以后多支持乡里的工作。情理交融之下,郑自平欣然接受了农民监督员的聘书。
  为提高农民监督员的监督水平,乡政府为他们每人赠订了一份党报,并定期向他们发放《政务公开通报》和乡党委、乡政府文件,让他们全面地了解全乡政务信息,更好地履行职责。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是兵营乡农民监督员座谈日。过去被视为“不听话”的“老上访”,现在成了会议室里的“座上宾”。
  兵营乡不仅请农民监督员“挑刺”、荐言,重大决策出台前,还请他们作好宣传解释工作,力求符合农民意愿,赢得群众支持。前年底,该乡通过调查,准备将烤烟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作出决定前,除了统一全乡干部的思想外,还反复征求农民监督员的意见,并让他们广泛收集农民群众的意见。当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赞同后,乡里才正式下发文件。
  群众意见及时反馈,政府决策迅速传达。兵营乡的农民监督员已化做道道桥梁,拉近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解开了一个个思想疙瘩。近两年来,全乡共收到农民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80余条,被采纳62条。农民监督员反映的部分村财务管理混乱、少数干部工作作风粗暴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