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文化经济学”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1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文化经济学”小议
黄晴
经济学越来越多地加上了前缀,其关注的对象似乎也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了。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之后,又出现过计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伦理经济学等诸多分支。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塞缪尔森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文化经济学”。按塞缪尔森的定义,人类的本性可能是相同的,但它往往受文化的影响。全球各地的经济市场都与各地在历史、社会结构、心理、宗教和政治状况方面的独特性相适应,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工作、消费、投资、储蓄和冒险的意愿。
塞缪尔森把民族传统和文化潮流视为一种制约世界经济的因素,认为当前出现的衰退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各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政治状况。他认为,日本的保护主义、欧洲的福利主义、法国的小资产者社会结构等都是阻碍经济恢复的因素。塞缪尔森说,美国文化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和奋力进取,对新技术有一种传染病式的乐观主义,这造成了美国历时最长的繁荣期。塞缪尔森没有直说美国最近经济步入衰退的原因,但一般的看法是,新技术狂热泡沫破灭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塞缪尔森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不长,它提出了经济与文化不可分割的看法,这应是一个可以让人普遍接受的看法。但是,塞缪尔森在文中似乎有一种倾向,即把文化视为经济成长的纯制约因素,这就难以让人认可了。相对而言,一个社会的文化是较为稳定的,但它却可能在相对稳定的文化条件下既经历经济高速成长期又经历停滞期,例如日本就是这样。这说明,同一文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有时起着促进作用,有时起着制约作用。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时常扮演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
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但并不单纯是一方适应另一方或一方带动另一方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有一种文化改造的自觉,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使自己的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调适能力,使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有效的文化支撑,这或许是“文化经济学”给人的又一启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