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亚洲经济:互利合作共享繁荣——写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前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3-29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亚洲经济:互利合作共享繁荣
——写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前夕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陆建人
  过去一年多来,世界经济和亚洲经济形势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美、欧、日三大火车头同时出了毛病,牵引力锐减;全球投资需求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急剧下跌;
  WTO新一轮谈判举步艰难,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金融形势不
  稳。在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出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东亚地区经济复苏严重受挫。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及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又给亚洲经济增添了亮点。
  在此背景下,即将于4月12—13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的主题下,探讨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反映了亚洲国家和地区人民对全球及地区经济形势的关注。
  世界经济走势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命脉与美国经济盛衰关联紧密,据摩根斯坦利公司的研究,过去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有40%来自美国。亚洲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关联更为密切。美国是亚洲包括日本和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主要出口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经济的繁荣或衰退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及市场预期等渠道直接传递到亚洲,形成“一荣俱荣,一枯俱枯”的格局。
  美国经济今年的走势如何?对此,美国官方、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看法各不相同,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也不一致。多数人的看法是,2001年第四季度GDP增长了
  1.4%,比预期高得多。今年2月美国制造业
  在持续萎缩19个月后又恢复了增长,加上其它各种令人鼓舞的好消息,认为美国经济正在出现较强劲的复苏。
  但也有少数人认为,目前出现的复苏只是下一次衰退的前奏,不可能持续下去,将出现W形的走势。这是因为在连续11次降息后居民的消费需求已被提前释放,接下去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汽车、住房的销售今年以来已大幅回落,便是例证。另外,企业和家庭的债务负担加重,投资和消费都将减少。因此,美国经济有可能“二次探底”,再度陷入衰退,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笔者较倾向于第一种看法。美国经济去年虽经受了一系列严重打击,但除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外,全年仍为正增长。这反映出经过10年的繁荣,美国经济变得更有“韧性”了,即抵御危机的能力增强了。这种韧性产生于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革命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商也变得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强了;二是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三是政府运用倾向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技巧更加娴熟了。有了这样的韧性,经济周期虽不可避免,但危害程度却减轻了。目前,大多数数据都反映出美国经济已经结束衰退,处于温和复苏中。这将对世界经济和亚洲经济的走势产生有利影响。
  然而,亚洲经济的走向还受到另一个国家日本的牵制。日本是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与亚洲各经济体有密切的贸易、投资联系,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亚洲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这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已10多年了。2001年日本经济的表现依然令人失望,出口不振、内需虚弱、通货紧缩、企业破产、失业增加,GDP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2002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日本的出口有望增加,但整体经济形势不会有大的改观。
  总的看来,美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影响更大,因此,在今年美国经济复苏的态势下,亚洲经济复苏有望加快。
  亚洲经济复苏与亚洲经济合作
  2001年亚洲经济复苏遭受重挫,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恶化。长
  期以来实施出口导向的东亚经济体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在过去10年中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2000年,由于美国市场的拉动和全球IT(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旺盛,东亚经济体在遭受金融危机
  3年后普遍出现了强劲的复苏。在新经济高利润的刺激下,亚洲成
  为全球IT产品的生产基地。据摩根斯坦利公司估计,2000年美国对IT产品的需求吸纳了将近40%的亚洲出口(不包括日本),约占该地区GDP增长的40%。可以预料,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和全球IT产品市场的复苏,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出口将恢复增长,亚洲经济将会强劲复苏。但问题是,东亚经济依然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目前,亚洲各经济体正在积极采取对策推动经济复苏,如降低利率,放松汇率管制,减税,增加财政拨款,向企业和居民发放补贴等等,旨在刺激内需,增加出口。笔者认为,除采取这些应急措施外,亚洲经济体应当努力改变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地区自由贸易,提高经济自主性。
  亚洲除了像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这样的小经济体外,还有不少中大规模经济体,如印尼、泰国、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它们的国内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大多数经济体为了推动制成品出口,对国内制造业投资过多,但农业、服务业却相对薄弱。东南亚国家在农业、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上都有较强的优势,充分挖掘其潜力,开发出相关产业,就能减少对制成品出口的依赖,降低风险。
  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都意识到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去年,13个亚洲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这是合作的重要成果。2000年,中、日、韩加东盟10国领导人会议已提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此构想一旦实现,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去年底,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日、韩两国也在筹措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而东盟自由贸易区于今年初启动。按这种趋势,未来10年或稍长时间,东亚自由贸易区完全有可能建立起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洲经济发展
  早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亚洲经济影响的种种议论便已沸沸扬扬。客观地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亚洲各国有挑战,更有机遇,利多弊少。
  第一,从当前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带动亚洲经济复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值亚洲经济复苏受挫之际,美国减少了从亚洲的进口,但中国从亚洲的进口却在增长。
  第二,从长远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促进亚洲的出口增长。随着中国关税的大幅下调,亚洲各经济体将首先获益。中国完全有能力发挥亚洲产品“吸纳机”的作用,成为东亚经济体的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第三,中国将在世贸组织中加强亚洲的呼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七大贸易国。中国以世界和亚洲贸易大国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提高亚洲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一定会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谋求公正和公平。
  第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会抢走流向亚洲的外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将更多地进入中国。但这不等于亚洲其它经济体的外资将因此而减少。这首先是因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在不断增长,流向亚洲的也在增长;其次,外资注入是个动态过程,总是向最有利的地方流动。亚洲各经济体都有自己特定的优势,外资不可能都涌向中国一地。最后,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是有限的,并非越多越好。另外,还应当看到,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也将成为资本输出国,而亚洲则占天时地利之便。
  第五,竞争带来双赢,中国与亚洲将共享繁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若干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与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竞争可能会有所增强,但如果竞争双方能在同类产品的差别化上下功夫,找准市场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市场。同时,竞争还能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这样的竞争,中国与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取得双赢,共享经济繁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