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三不”与“一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01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三不”与“一管”
晓 飞
海尔集团连续3年开年度总结会时,市委书记张惠来都到会。他说参加这样的会可以直接了解企业的情况,没必要让人家专门汇报,影响人家的正常工作。
  据报道,青岛的企业家反映,青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领导都保持了这种不端“架子”、尊重企业家的好习惯。原因何在?就在于几届青岛市委、市府的领导对此“约法三章”,并严格遵守:一是不干预企业家的决策;二是不把政府的包袱甩给企业家,以显示政绩;三是不同企业家过从甚密,讲原则不讲交情,保持对企业家监督管理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张惠来称之为“三不主义”。
  “三不”的精髓,是给企业家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早在1995年,青岛市就取消了各行业管理局。海尔、海信、双星、青啤等这些如今名满全国的大企业,便是青岛最早的一批“无主管企业”。而且,青岛对企业也是确确实实的放手。比如,曾经有人主张用行政手段将海尔、海信、澳柯玛合起来组个大集团。市领导明确表示:企业的事企业自主,决不干预。于是才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三强并立、同城竞争的格局。
  但奉行“三不主义”又决不是大撒把,青岛市对这些企业也有“一管”,就是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向企业派驻董事、监事,由政府向企业派驻财务总监,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从而构成严格、科学的约束机制,并为政府公正考评企业家提供依据。而这“一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前不久,曾经称雄国内肉类加工业的上市公司春都出现巨额亏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部门对企业缺乏有效监管,董事会形同虚设,监督机制严重缺位,人治代替了法治。结果,完全没有约束的放手发展下,兼并、收购和新上了35个项目,导致超过8亿元的投资难以收回。
  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迅速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青岛市奉行“三不主义”,使一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经验,在当前格外具有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切不可轻视了“一管”,春都的衰落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因此,切实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应成为今天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