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探索实现有效领导的途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04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探索实现有效领导的途径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思考
  姚海同
  编者的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实现党的有效领导。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对象具有复杂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准确地把握有效领导的内涵,分析影响有效领导的因素,探索实现有效领导的途径,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十分必要。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按照这一要求,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就必须使党的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工作目标与实际效果保持一致,时时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党的有效领导。
  衡量有效领导的标准
  党的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工作,是否实现了有效领导,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衡量:首先是政治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的工作,务必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维护中央的权威,是极端重要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法律制度以及重要工作部署等等,必须统一,各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绝不能各行其是。在这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的工作,务必做到“三个不能”:不能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的不同而放弃党的工作原则;不能因党组织工作方式的特殊性而虚设党的基层组织;不能因某些业主的政治信仰不同而改变党在这一领域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原则。
  其次是工作标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重视对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培养、管理和监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依靠职工群众,关心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职工队伍;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坚持原则,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区活动;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再次是工作原则。保持常抓不懈的工作热情,经常想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排除工作中的各种障碍,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务工作者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四个始终保持”,即始终保持已建立的党组织功能的健全,不能因个别情况而削弱它;始终保持党组织工作标准不降低,不能因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放松;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积极影响,使之始终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上级所认可;始终保持对党的工作系统的有效供给,减少各种投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影响有效领导的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开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一些基层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同志习惯于用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来应对眼前的工作,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只是被动地等、靠、要,而不是本着探索创新的精神,去寻求增强工作有效性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资源。
  二是指导原则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务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处理好指导原则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对各级党组织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是我们党的工作的特殊领域,一般原则只有同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果。例如,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如果把“领导”的内涵仍理解为“垂直的行政服从关系”和“必须接受的行为”,而不做相应调整,就容易造成实际工作中的麻烦。
  三是党委派出的工作人员岗位变动性大。支部书记的转岗、下岗、离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本身的频繁变动,易使初见成效的党组织工作低效、虚效甚至失效。比如,一家三资企业的党支部书记工作责任心强,是企业骨干,业主对他很信任,一年后他却被另一家外资企业看中而调离。新的支部书记在工作的继承性方面和业主对其认可度方面远不如其前任,就难免使这个企业的党的工作受到影响。
  四是部分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心不强。由于工作系统长期处在“范围广、变数大、人员少、见效慢”的状态,有些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心容易减弱,影响工作效果的持久性。
  实现有效领导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当务之急是确立如下意识:“与时俱进”意识、“追求先进性”意识、“当好党代表”意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广大从业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意识、积极培养和吸纳“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实现从业人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作贡献”的意识。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如不集中精力抓主要工作、重点工作和必要工作,就会影响整体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哪些工作是必须有所为的?凡是能促进党组织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工作,凡是能促进企业党组织成员、职工群众和业主共同利益的工作,必须“有所为”。但在开展工作时,党组织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能,尤其是在处理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上,要本着“党要管党”的原则,干自己该干的事,不能照抄照搬国有企业的模式。在开展组织活动方面,要本着体现党的声音、党的形象、党的力量、党的温暖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
  注重基层组织功能的开发。党的建设重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检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工作是否有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基层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得如何,能否长久。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然使组织功能弱化和失效。如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具有技术密集和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开发组织功能、增强工作有效性方面,要站在高科技的平台上,利用高科技手段走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始终坚持“两稳定一合适”
  的原则。即建立组织,要考虑企业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稳定性,考虑是否具备一支稳定的党员队伍;选配一名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对被选配人的考察,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主要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而不可简单地把有无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充分利用中介环节的联系、沟通作用。多数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有效领导,如果借助中介环节来实现,效果会更好。比如,通过工会这一中介形式与企业对话,比党组织直接与企业对话更有效;以发展企业文化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党组织直接宣传更有效;通过政府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中介联系来间接实现对企业的领导,比党组织直接对企业发号施令更有效。增强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特别要注意发挥工会及其他组织的中介作用,实行“党群工作同步化”的工作制度。
  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三心”教育。考虑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有必要在培训和考核党务工作者时加强“三心”教育,即:“热心”——不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多么具体和繁杂,党务工作者的热情始终不能减弱;“耐心”——不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环境多么复杂多变,党务工作者都要始终保持应有的工作耐心;“信心”——不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出现什么情况,党务工作者都要始终保持足够的信心。
  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人的素质是各项工作的关键要素,衡量工作的有效性实质上是对主体驾驭工作对象的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量度。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聚集程度很高。在这样的群体中,要做到高标准地实现党务工作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创造性地工作,更需要党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党的领导工作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造就一支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迫在眉睫。
  大胆借鉴现代人际沟通理论。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现代领导艺术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善于进行人际沟通。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要善于用“信”、“情”、“理”来进行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与业主和员工的沟通,以及党组织内部成员的沟通。所谓“信”,就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做到相互信任、相互信赖;所谓“情”,就是以情感动人、以情激励人、以情吸引人、以情凝聚人;所谓“理”,就是以理服人、以理育人、以理树人。
  尽快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网络化管理系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企业组织的多变、党员队伍的多变、党的基层组织的多变,这极易影响党的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建立现代化网络管理系统,对党组织、党员数量及其分布和构成等各种信息及时跟踪、及时传递、及时处理,就可以提高党的工作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