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公仆情——市委书记和他的农民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06
第4版(要闻)
专栏:

  公仆情
——市委书记和他的农民朋友
新华社记者 于力
一个市委书记和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了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通通电话,农民有了什么困难,都会想到他的市委书记老弟,市委书记每年过春节都要带着大包小裹到山沟里看望他的农民大哥。在这些年的深情交往中,这个普通的农民硬是在荆棘丛生、岩石裸露的荒山上,开出了3亩梯田,扣起了4座大棚;在他们的深情交往中,这个普通的农民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带头人,成了全地区农民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一面旗帜。
这是记者近日在锦州义县七里河镇李恒沟村采访时,听到的被称为“当代愚公”的村民杨长林和锦州市委书记禇光宇一段真情交友的动人佳话。
57岁的杨长林是一个勤奋的农民,多年来,他靠苦干实干,在自家后院山坡上凿石垫土,开出了三分地,扣起了立体棚葡,创出年收入3万元的佳绩。这件事引起了时任锦州市市长的禇光宇的重视,他专门到这个地处锦州偏远的小山沟里看望杨长林。在闷热的大棚里,禇光宇详细地看了葡萄的长势后握住杨长林的手说:“老杨,你在这三分地上已经花费了好几年的工夫,但这拳头大的地方施展不开手脚,你能不能在山坡上扣几座大棚,给全市山区农民带个头?”看着市长期待的眼神,老杨坚定地回答:“能!”
当时杨长林并没有想到,这会牵出他这个普通农民和一市之长的一段“大棚情”。转过年,1999年的大年初四,正在棚里干活的杨长林怎么也没有想到,禇光宇市长又站到了他的面前。除了带来一些年货外,最让杨长林高兴的是禇光宇给他带来了很多有关大棚种植技术方面的书籍。那天,杨长林和他的市长朋友在村里的荒山上整整跑了大半天,最后在村东头的荒山上确定了扣棚的地点。临走时,禇光宇深情地说:“我是你坚定的支持者!”
在禇光宇的关心支持下,杨长林带领老伴和两个儿子在山上摸爬滚打,苦干实干,终于开出了3亩梯田,建起了4栋大棚并全部栽上了葡萄。这期间,禇光宇又先后来了3次,每次到了山上,总是边询问情况边钻进大棚帮老杨干活。
龙年春节前夕,大棚里首次结出果实,杨长林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这位市长朋友。老杨一家精心挑选一些又大又好的葡萄,由老杨送到城里。由于正赶上禇光宇在外开会,老杨便在装葡萄的纸箱上写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想让你第一个尝尝这葡萄。它真的很甜。”当天晚上,刚回到家的杨长林就接到他的市长朋友的电话:“老杨大哥,你送来的葡萄我已经尝到了,确实很甜。感谢你啊!”
2001年,走上市委书记岗位的褚光宇专门将全市党委书记工作会拉到杨长林的大棚前召开。会上,禇光宇动情地说:“老杨的经验告诉我们,搞农业调整就是要靠苦干实干,围绕市场需要做大文章,产品要形成规模、打入全省、全国市场,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富起来。”
杨长林成了致富的榜样,在他的带领下,仅七里河镇一年来就涌现各类大棚户700多户。
去年,由于天气的原因,杨长林的大棚遭风灾减产,正在外地开会的褚光宇听说后,马上打电话给杨长林,鼓励他一定要挺住,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之后不久,禇光宇又专门赶到大棚,和老杨一起研究大棚的结构设计,研究如何给大棚加固,改变角度、调节风向等。
几年的交往,杨长林的生活变化巨大,这个新型农民的事业正在向规模、生态、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方向发展,他本人也成为当地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锦州十大新闻人物,并当选为锦州市人大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