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一扇认识明清文化的新视窗——读《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探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2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一扇认识明清文化的新视窗
  ——读《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探析》
  阎崇年
  刘凤云著的《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探析》一书,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明清两朝近600年的历史,从城市空间的分布、结构及其人文文化的独特视角,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空间为经、时间为纬,是该书的一个特色。传统史学著作,多以时间为经,而以人物、事件、典制为纬,编年体、纪传体、纪事体、典制体史书都是如此。该书却系时间于空间,将城市空间的组合——城墙、壕堑、坊巷、官衙、民居、市廛、寺观、戏院、茶馆、会馆、园林等,从空间展开,空经时纬,时空融汇,剖析其文化内涵,指出“不同的居住空间必然会折射出各自文化的特点及其差异性”。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走势,是政治性逐渐淡化,人文性逐渐浓厚。
  人文为经、建筑为纬,是该书的又一特色。城市是人文的载体,人文是城市的神韵。建筑与人文作为城市空间的内容,贯穿人文神韵,展现人文风貌。该书在“坊巷与社区”、“市廛与寺观”、“茶馆与会馆”等章节里,突出了人文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城市文化的精髓,是该书的核心。该书所探讨的主题就是城市空间的两大载体:物质建筑与人文文化——物质建筑是文明的物化,人文文化是物质的神韵。由城、街、坊、巷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形成不同等级的人文社区。不同的社区,凝聚着不同的社区人文文化。
  全书史料丰富扎实,是作者积多年之力,从浩繁的官书、档案、文集、笔记、方志、小说中,锱积铢累,爬梳整理而来。全书征引文献229种,其中地方志70种。志书中有通志、府志、州志、县志,其中列举65种府、州、县志,分析其城市空间的人文文化。比如,茶馆、茶园成为市井文化传播的载体;会馆凝聚士人的文化情结;寺观则同市廛链接,庙市的形成则促使寺观、市廛、人文三者的融合。书中还深入研究了园林同文化的关系,官宦文人在兴建私家园林中,尽情展现个人的性格、爱好与情趣,从而使得私家园林人文化、人格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