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文化资本何处寻?——文化产业投资效益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16
第10版(人文社科)
专栏:

文化资本何处寻?
——文化产业投资效益的思考
花建
  3月24日,第七十四届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款款落下帷幕,《美丽心灵》荣获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奖,它为出品人环球电影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据美国电影杂志披露:该片基本投资约为9000多万美元,但是从2月14日公布本届奥斯卡候选名单之日,到3月24日评选揭晓的40天里,它在美国国内的票房收入就增加了3000万美元,总票房达到2.11亿美元。而从3月24日到4月4日,由于奥斯卡奖的巨大知名度,它的票房更飙升到了2.88亿美元,估计总票房和延伸产品销售额将超过6亿美元。
  这种文化投资的巨大回报,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文化产业之谜:它的资本结构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19世纪的著名经济学家麦克德鲁曾经指出:资本是用于利值目的的经济量,任何经济量均可用为资本。可见,资本就是一种可以增值的经济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货币形式,更包含着丰富的形态:如金融货币形态、实物资产形态、专利技术形态、自然资源形态、无形资产形态等。资本与资本的相加,是否等于更大的资本呢?不一定。资本增值的最重要条件是社会资本的介入。可见在文化产业的资本结构中,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增值的幅度就越大;而在无形资产中,创意、知识、品牌、管理、科技等组合得越好,它对资本增值的贡献力就越大,产业的发展速度就越快。经常听到有人惋惜: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本。其实不然,同样一笔文化投资,融合了不同的社会资源,投在不同的项目上,它所产生的回报效益就大不一样。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门类,内地一些城市的印刷企业步履维艰,甚至濒临倒闭,而深圳年轻的印刷产业,从诞生到发展,只有短短的20年,却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比较:2000年深圳国民生产总值1665.47亿元,其中深圳印刷产业生产总值就达到120.65亿元,一举占有当年全国印刷行业生产总值的20.11%!2000年深圳共有印刷企业1213家,其中有3家进入深圳企业100强(为第五十七名、第七十九名、第八十名),年产值超亿元的为17家,外商投资573家,被公认为全国装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三大印刷基地之一。这和它们利用经济特区的“先行市”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积极塑造品牌效应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深圳的书刊印刷、玩具书印刷、包装印刷等技术更新,已经和国际同步,并形成了辐射海内外的网络。从产业的投资结构上看,虽然金融货币形态有限,但是融入了大量的优化组合的无形资产,使整个投资结构充满了跃动的活力。
  由于文化产业投资涉及的面很广,有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对涉及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的开发,有对文化人才的培养,也有对经营性文化项目的投资,还有对文化经营类上市公司的投资。而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私人投资等,出于对投资回报的考虑,所选择的投资重点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大力推进,许多地区也遇到了文化投资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回报的矛盾,遇到了政府的公共投资和企业的商业投资如何衔接配套,以及如何分担投资的风险和分享投资效益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应该倡导文化投资的倾斜鼓励政策,那就是以政府的公共投资进行先期投入,包括营造文化基础设施、扶持示范项目、培养优秀人才等,同时,对此间进入的企业商业投资进行减税和配套补贴,给予积极的鼓励,以后随着收益率的提高,逐步减少公共投资的数量。还要根据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反过来给予文化投资者以相应的回报和奖励。
  以上海90年代以来的文化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八五”期间,上海年均文化基础设施投资约为10亿元人民币,“九五”期间,年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增加到约20亿元人民币,2000年实际完成的建设量为13亿元人民币以上。在全市人民的热烈响应下,以政府公共投资和企业投资相结合,建成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大批文化设施,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新上海博览中心等。建成以后,它们也不是单纯被政府包下来,而是与世界其他著名文化场馆和剧院联网携手,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并且依托这些大平台,吸引更多元化的文化投资,把更多的文化创意、优秀品牌、高新技术、著名剧目等文化资源汇聚到这里。曾经脍炙人口的上海大剧院版新编越剧《红楼梦》,以及2002年春节期间走红申城的新编京剧《大唐贵妃》,就是在大剧院的平台上,组合企业、媒体等多元投资的一批文化经营项目。可见,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国际上文化投资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拉动的两个推动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就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汇聚更多的海内外资源,奉献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