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励志创新 崇尚实践——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兴校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17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励志创新 崇尚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兴校纪事
  王淑军 陈捷
  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校训,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科研兴校,励志创新,建校50年来铸就起享誉中外的以冶金材料为主的大型科技研发基地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基地。
  勇于创新,“钢铁摇篮”与时俱进
  走进该校的主楼,迎面可见一块写有“钢铁摇篮”的镏金横匾,而这一称谓对北京科技大学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翻开新中国基础工业发展史,总会在各个时期发现北京科技大学的足迹和身影。长期以来,北京科技大学不仅为我国各领域尤其冶金、材料工业培养了6万余名人才,其中包括徐匡迪、胡正寰等多位院士以及上千位工作在鞍钢、北大方正等大中型企业的企业家,而且在科研方面勇于创新,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及其应用,促进了我国基础工业尤其是冶金工业的更新换代和长足发展,留下了一项项辉煌纪录: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上壳体材料;研制了世界上最大的200吨电渣重熔炉;首创开发出我国连铸技术和装备;在理论研究方面创立的“贝茵体相变机理”、“选择性氧化—还原”理论,以及“材料应力腐蚀及氢致开裂研究”、“陈氏反演定理在物理学中的逆问题研究”在学科领域的开创性成果,为国际瞩目;“多元熔体及其反应基础研究”获得了国内外4项发明专利,被广泛应用于合金、熔盐、炉渣的研究……近些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瞄准国际相关领域的技术前沿,在原有强势学科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现代冶金”、“以先进金属材料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技术大型工业机械”三个重点学科群,同时着力于解决国家冶金、材料工业现代化建设和高新技术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科研工作屡有大突破。如在高技术新材料研究方面,成功开发出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高光学性能透明金刚石薄膜和高温高性能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对于国防建设、航空航天、海洋开发和石油勘探意义重大;在支持西部大开发中,与新疆合作的先进铝箔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形成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科技大学科研获国家和省、部级奖7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86项。1991年至1993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发明奖分别居全国高校第四位、第五位和第十五位;1995年至1996年获国家“三大奖”位居全国高校第八位;1999年教育部主编的《中国高校科技50年》中收录该校12项获奖重大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该校校长杨天钧说:“今天的北京科技大学,已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基地。”
  立足实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谈起从80年代开始在攀钢、武钢和宝钢等企业科研攻关的日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已74岁高龄的陈先霖教授记忆犹新,而这只是北京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个缩影。立足实际,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科技大学“立足冶金,面向全国”,注重科研工作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一批教授、专家积极承担武钢、太钢、鞍钢、攀钢、宝钢以及其他冶金、材料、机械、汽车、化工等领域的上百家大中型企业的科研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以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使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并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也打破了外商对相关技术和市场的垄断。
  1996年,作为实现企业和社会参与办学科研的新探索,北京科技大学校董事会成立,标志着该校产学研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使该校更密切了与企业、地方等各个层面的联合,科研空间进一步拓展。该校在宝钢、武钢等大型企业设有办事处,该校的专家教授更是经常联系相关的企业,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科研开发、推广“一条龙”式服务,深得企业信赖。去年7月,该校与武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成立了又一个新的产学研联盟。
  长期以来,该校已与冶金、材料、机械、交通、化工、水电等诸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国几乎所有重点冶金企业都是该校的科研“根据地”。近几年,该校又与海尔、春兰、八菱等新兴企业及30多个地区的有关部门进行合作。目前,该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已在全国形成网络。
  据统计,仅“九五”期间,北京科技大学的应用性科研成果转化率达72.8%,授权专利实施率达55%,被列入国家及地方推广计划的有20多项,其间该校的科研成果共为社会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近年来,随着科研实力的上升,科研经费也大幅增加,2001年已达1.9亿元。
  夯实基础,扬起“二次创业”风帆
  着眼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持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的回答是“创新”。围绕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北京科技大学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重组科技力量、整合共享资源,充分激发、释放学校科研力量,为科研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
  促进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科研工作的根本在人才,近10年来,学校实行“人才高地”政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梯队建设为核心,以岗位聘任为基础,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从体制上改变了教师孤军奋战、科研力量分散的状况,让学科梯队成为科研中最有效、最活跃的单元,并实现了跨学科的有机组合,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目前,教师队伍中已建起140多支学科梯队,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已近75%,硕士学位以上者占到67%。而且这支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教授、副教授786名,博士生导师196人。
  建立良性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2000年该校修订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搞科研并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水平,而以合同制聘用校外人员做科研、在科研中个人可拥有股份和分配权益等政策也已提上日程。前不久,学校依照有关政策拿出6.5万元奖励了4位年度科研有突出成就的教师,在学校里引起较大反响。
  与此同时,北京科技大学还大力改善科研条件,加强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以及校园网的建设,为开展科研提供一个高效、便利、迅捷的工作平台。还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推进高新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以占据相关领域的制高点,为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北京科技大学正扬起科研工作“二次创业”的风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