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紫金草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1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紫金草的故事
  孙建和
  当初冬的第一场瑞雪洒向大地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迎来了她60周年的华诞。来自东瀛的200多位祝贺团成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盛大庆祝活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紫金草合唱团。这个由9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以精彩的演出博得了阵阵喝彩,并为“北京放送架起友谊之桥”作出了新的诠释。
  紫金草合唱团有一段感人的来历。在日军侵华期间,一位名叫山口诚太郎的日本药学家被迫应征入伍。1939年春,他所在的部队进驻南京。山口精通中国历史,对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充满了憧憬。然而到南京举目四望,美丽的古都已成一片废墟。这时他才知道,两年前日军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这使他对那场所谓的“圣战”深感震惊。一天,这位正直的药学家在郊外细雨中散步,忽然看到一片开着浅紫色的无名小花,心中顿时唤起了人性中的良知,同时也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感到深深的忏悔。有着丰富采药经验的药学家在回国之前,精心采集了80粒花种,带回日本,将它种在了自家的庭院内。由于采自南京郊外紫金山麓而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紫金草。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药学家不断地收集种子分装成袋,将种子的来历印成材料广为散发。年迈的他还坐上贯穿日本南北的火车,沿途将裹上泥团的种子抛向窗外,他要将这寓意着和平的种子撒向全日本。老人在临终前将已长大的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托付:“这每一朵花代表着一个无辜的冤魂,要让每一个看见紫金草的人都铭记在心里,侵略战争绝不能重演!”成了医学博士的山口裕将父亲的嘱托牢记在心,像父亲一样,只要一有机会外出,他都要带上紫金草种子,将它们播撒在田野、道旁或庭院中。
  1985年在日本筑波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山口裕先生和许多志愿者向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分发了100万袋的紫金草种子。1997年山口裕先生第一次访问了紫金草的故乡南京,深情地表示自己正在积极筹资,希望能在南京建一处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紫金草公园。
  山口父子动人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日本的词作家大门高子女士和曲作家大西进先生,于是共同合作创作了一首长达一小时的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被日本各地的民间合唱团广泛传唱。去年3月,当紫金草在南京盛开之际,他们自费组织了200多人的合唱团赴宁演出,受到了南京人民真诚的欢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日语广播节目中将紫金草组曲在南京的演唱作了报道,在国际台工作的日本专家坂东弘美女士毛遂自荐为紫金草组曲担任报幕员。
  在国际广播电台60周年台庆之际,紫金草合唱团又来到北京,并在台庆文艺晚会上演出。合唱团还自费租用场地为北京的广大学生、职工进行表演,尔后专程去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用歌声表达祈愿和平的心声,并将合唱团自编的专著《紫金草的故事》存入了馆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