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合作与交流——新西兰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19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合作与交流
——新西兰纪行
人民日报代表团
应新西兰驻华大使馆的邀请,由总编辑王晨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在南半球初秋的晚霞中,飞抵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
  无论是在第一大城市奥克兰,还是在政治中心惠灵顿,抑或是在南岛别具风味的基督城;无论是与政界要人访谈,还是和媒体同行交流,我们都能听到新西兰各界人士希望新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扩大合作的声音。
  2月25日,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女士从瑞典访问归来,当天下午就会见了人民日报代表团。“新中建交是在工党执政期间实现的,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克拉克总理开门见山,微笑中透着自豪,“江泽民主席1999年9月出席第七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访问了新西兰。2000年底,博伊斯总督访问中国。去年,我就两次去中国。我们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新中关系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克拉克说,新西兰长期以来一直坚定地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中,新是最早一个同中国签订WTO双边协议的成员。新西兰对中国很多商品开放了市场,当前,新中教育、旅游等服务贸易增长迅速。新中之间传统的经贸合作非常重要,同时,可以把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教育、软件开发、旅游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现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政府首脑是妇女,克拉克总理,您认为一个女政治家成长的因素是什么?妇女从政有哪些优势?”克拉克总理思考片刻说,“联合国新千年峰会时,180多个成员国的首脑中有9位是女士,现在加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全世界共有11位女首脑。”“妇女从政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妇女能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追求不懈。新西兰的总督、大法官和许多议员都是女性。”说到这儿,大家都笑了,这个颇为个性化的问题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新西兰,华人是很守法的公民,受到普遍尊重。”在奥克兰,新西兰民族事务部长乔治·霍金斯对代表团说,“欢迎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新西兰学习!”1974年,中新两国开始互派留学人员,到1999年,新西兰宣布取消对中国赴新留学生的名额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快速上升。据了解,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2001年招收的新生中,约有一半来自中国。以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合作正日益成为中新两国扩大合作的重要领域。
  媒体交往是两国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面。
  在新西兰的5天行程里,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奥克兰的《新西兰先驱报》、惠灵顿的《自治领报》、《晚邮报》和基督城的《新闻报》,就21世纪新闻业发展问题,与新西兰同行进行了内容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自治领报》、《晚邮报》、《新闻报》等报纸都刊发了人民日报代表团来访的消息和照片。
  “读者占有率有多高?”“发行网络的构建情况怎样?订阅与零售的比例各占多大?”“对中国的报道数量如何?消息来源的渠道有哪些?”“是否在中国派有记者?是否有计划向中国派驻记者?”新西兰同行对此一一解答。创刊于1863年的《新西兰先驱报》是目前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平时发行21万份,周末版发行26万份。新西兰这几家报纸都有规模很大的广告部,其员工大约都占员工总数的1/3,广告收入成为报纸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在广告、发行、印刷等方面的许多做法,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新西兰同行关心的问题大致是:“人民日报的发行量有多大?”“人民日报对新西兰的报道很丰富吗?”“人民日报是否会考虑在新西兰设立专门的记者站?”“中国新闻业的发展状况怎样?”代表团介绍了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相关情况,介绍了中国新闻业的现状,向朋友们展示了加入WTO和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中国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新西兰的同行们听得兴趣盎然。他们对中国怀有友好的感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感兴趣。伴随着两国间不断扩大的合作与交流,新西兰媒体有关中国的客观报道逐渐增加,这对于加深两国间的了解与友谊是有积极作用的。
  可以相信,中新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新世纪将达到新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