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节日与节日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19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文艺广角

  节日与节日文化
水天中
年轻人对“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的热情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曾经有报纸刊登过正反两方面交锋的意见,但那些意见都没有涉及问题的关键,即我们自己的节日为什么失去了(或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
  问题出在20世纪的中国人对民族节日的态度上,从世纪之初到80年代,人们一直以无限制的删荑枝叶的办法对待传统节日。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猴子剥洋葱”———人们以为把传统节日附属的一切带有陈旧文化气息的形式一一荑除,就会留下一个“纯洁的”,与新的社会精神相符的节日。于是便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文化剥离。就拿春节来说,首先剥去的是敬神祭祖以及一切相关的“封建迷信”活动,依附于这些活动的各种工艺、绘画、饮食、衣饰便同归于尽;接着剥去了辞岁、拜年等等“繁文缛节”;到了60年代,给孩子穿新衣、给压岁钱、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一律成为“四旧”,据称“筷子底下有阶级斗争”云云……最后春节只保留在日历上。当各大城市咸与“禁放”时,春节这个洋葱就快剥完了。
  我们剥去的是什么?是节日的文化形式,是形式化的文化传统。古今中外,各种节日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们在相同的时间自愿地进行某种共同的文化活动。用“科学”和“实用”的眼光分析这一类活动,它们确实迹近荒唐,劳民伤财,而且扰人清梦。但节日正是由这些“费而不惠”的文化形式组成,离开了这些形式,也就是丢弃了这些礼仪活动。而正是这些千百年历史积淀结晶的仪式化活动,使节日具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并且从心理上维系着共同的民族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时刻能像大年除夕夜那样,使全球华人如此深刻、如此牢固地意识到自己是这一古老民族的一员。而这一意识的被唤醒,并不是由于日历、钟表提示此时此刻是夏历纪年交替之夜,而是在此时不约而同地去做只有在此时才要做的,没有实际功利价值的事———张贴春联福字、点亮彩灯、燃放爆竹、向祖先跪拜等等。人为的仪式与处于仪式环绕中的人互从对方得到鼓励,感情的激动被交替循环放大,这就是节日的魅力所在。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形式,就在于那些形式化了的文化积淀。阳历年为什么缺少魅力?就因为它只是一个日期,它缺少全民族自愿共同投入的,专属于这一天的文化仪式。许多人忽略了节日和假日的区别,我们的许多新、旧节日,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假日”———它只是可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时间,而没有全民自愿共同进行的仪式化活动。
  节日的新旧嬗变不是不可能,赋予原有的节日以新的意义,是人类文化史上惯用的替换手段。把旧历年改变为春节,就是成功转换的例子。新的仪式性活动也有可能代替旧的,我觉得电视春节晚会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年”新的仪式性活动。现在有人主张取消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还有人建议春节期间民工轮换回家,我对此难以苟同。春节回家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经成为新的节日文化和节日仪式。以专业艺术批评标准对待春节文艺晚会,动机似在情理之中,而结果却在情理之外。就像大年初一的饺子、中秋节的月饼、正月十五的花灯和汤圆,我们不会因为它缺少新意而想办法取消。这些事情不需要动用专业标准去检验。在旧历除夕,全家人坐在那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这件事的形式已经超过了它的实际内容。春节文艺晚会倒是可以进一步仪式化,成为全民团圆的喜庆气氛中迎接新春的仪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