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肇东:农民抗旱用上了“股份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2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黑龙江肇东:农民抗旱用上了“股份井”
  本报哈尔滨4月21日电 日前,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巨发村农民李泽春和范春孝看着他们合股打的井出了水,兴奋地对邻居说:“有了这‘股份井’,今年种地不愁了。”
  肇东市是黑龙江省的产粮大户,今年遇到了罕见的旱灾,地下水位降低了1.4米,严重干旱面积超过耕地面积的70%。在当地,打一眼电机井平均要1.5万元左右,农民自家要打一眼电机井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民间兴起了打“股份井”的热潮。海城乡新立村五屯农民盖玉良是个种田老把式,他和本屯的王玉才各投资1万元,打了一眼电机井,剩余的钱又把村里的一眼病井买了下来,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还可为屯里其他2000多亩地提供水源。股份打井最火爆的是黎明镇,今年新打的20眼电机井中,“股份井”占了12眼之多。据肇东市水利局的同志介绍,现在全市已打完的400眼电机井中,“股份井”有100眼,可覆盖用水地块2万多亩。
  (董伟 李晓东)
  编后
打电机井开销不菲,农民单家独户往往无力承担,肇东市农民兴起打“股份井”,不仅缓解了自家打井资金支出的困难,也解决了种地缺水的后顾之忧。农民这种自发的生产自救行动值得赞赏。
  但是,有了“股份井”,还要注意节约用水。地下水资源本来有限,过度使用必然会使地下水水位进一步下降。到头来,如果电机井抽不出水来,吃亏的还是农民。当前农田用水普遍“漫灌”,易导致水的流失,如能逐步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则旱情可望进一步减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