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淮安农村经济赢得“满堂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淮安农村经济赢得“满堂彩”
本报南京4月20日电 江苏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去年全市农村经济赢得“满堂彩”:农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87.5亿元、农业总产值183.5亿元、农业增加值9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6.7%、6.8%。经济作物总面积增加到342万亩,其它农业、农村等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全面攀升。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基本渠道。近年来,该市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产品。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去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60万亩,其中大棚日光能设施化栽培面积30万亩。水产业突出发展绿色养殖、名特优品种养殖、稻田养殖,水产放养面积78万亩,其中特种养殖比重达60%。
  跳出农业抓增收,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该市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乡镇企业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去年,全市乡镇工业营业收入达278.6亿元,利税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4.8%。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增至260家,楚州施河、金湖黎城工业园区已跨入国家级乡镇企业示范区行列。
  加大扶贫促小康工作力度,把增加低收入户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该市在扶贫促小康过程中,坚持把资金扶持与项目扶持、物质扶持与科技扶持、救济救助与帮助建设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明显效果。去年,市直有关单位向30个乡镇投入帮扶资金232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03个;全市共落实扶贫小额贷款1581万元,支持10296个贫困户发展生产,改造危房3670户。
  (沈根 葛和新 龚永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