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农村消费维权 为何举步维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1
第6版(社会观察)
专栏:

  农村消费维权 为何举步维艰
  在整个消费领域中,农村消费者是个最庞大也最软弱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农村消费维权工作也举步维艰。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从本县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农村消费者识假能力不强。目前,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而广大农村消费者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对所购商品质量的优劣、真假分辨不清,加之造假者的造假技术日益先进,产品仿真度高,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得以泛滥。
  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在农村,许多消费者明知自己购买的商品是假劣产品,却因交通不便、花不起钱或商品金额小、嫌麻烦、怕耽误农时而不愿去维权部门检验取证。另外,不少人保护消费证据的意识不强,在购买商品时很少索要发票等消费凭证,导致维权举证时有理难辩,吃“哑巴”亏。
  农村产品质量鉴定技术力量及设备差。不少农村消费者虽然对自己所购商品有疑虑,想鉴定,但因当地产品质量鉴定技术力量及设备跟不上,也无法鉴定产品的真伪优劣。若去外地鉴定,耗时费力不说,昂贵的鉴定费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地方保护主义作祟,职能监管部门执法不力。一些不法经营者无视市场法则,违法违规经营,不少职能监管部门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或只顾眼前、局部利益,公然或暗地里成为不法经营者的“保护神”,想方设法为这些人开脱罪责,市场监管、执法监督软弱无力,甚至形同虚设。
  调解、执行协议难。侵权行为发生后,经常是销售者与生产者互相扯皮,上级单位与下属部门互相推诿,拒绝接受维权部门的调解。一些受到侵权的消费者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得到责任方的赔偿许诺,事后责任人却常以种种借口拒不履行协议,而消协又无权采取强制措施,结果是工作做了不少,协议却执行不了。
  上述这些问题不解决,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
  江西于都县委宣传部 梁 飞 谢贵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