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霸州市:建设城市森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1
第6版(社会观察)
专栏:

  霸州市:建设城市森林
  赵佩珍 李国强 陈赤军
  站在一排排新栽的树苗中间,农民马建旺手指着面前一片沐浴在春风中的小树,自信地对前来参观的人说:“我承包了1500亩地,已植树8万多株,到今年秋天,这里将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他边说边扳着手指算起来:“一棵树一年净增值30元,8万株,10年以后,这些树就可成为我的绿色银行了。”这是笔者在霸州市煎茶铺镇田头采访时见到的一个令人高兴的场景。
  位于河北省东部冀中平原的霸州市,距北京90公里。霸州市委、市政府面对我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带来的大好机遇和挑战,提出以植树造林为切入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步伐,大力改善霸州的生态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城市森林生态工程,绿化霸州,为北京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他们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造林面积20万亩,植树1000万株,实现“人均百株树,家家一片林,乡村无秃路,处处绿成荫”的奋斗目标。
  为了调动全市人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植树造林。如实行“谁种、谁管、谁拥有、允许继承”的政策;林地承包期30年不变;对承包户植树的贷款,市政府从去年开始连续贴息到2003年;市属重点堤防的绿化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无偿承包;允许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参与承包经营。此外,市农林局、金融部门、水务局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和配套工作。这样,全市出现了不仅有个人种树,还有单位种树;不只有农民种树,还有干部种树的喜人局面。走在霸州市的市、乡、村里,随处都可以看见沟边渠沿、公路两侧、河堤沿岸,新栽好的树苗一排排、一片片,成了霸州一景。市委副书记马海程告诉笔者,凡种树的地方,以前大多是无法种粮的盐碱沙滩地,有的即使种了庄稼,产量也极低,现在改成种树,的确是一个改造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
  近年来,霸州市涌现出不少植树造林的先进典型。信安镇地处市中东部,自绿化工程开展以来,已植树4.2万株,今春全镇4.8万亩土地将形成150个方田林网,并在镇区东洼片种植速生丰产林1200亩。霸州市梅花味精集团计划3年内建成1万亩速生丰产林,今年已投入200万元,植树13万株,并购置了打坑机、变压器、喷雾器等设备。他们还利用经过处理的废水浇树,变废为宝,数年后,该公司收益将达1亿元,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霸州市委书记李士祥说,到目前为止,霸州市已完成河渠路绿化215条、30万米,植树465万株,计8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5700亩。相信不久的将来,霸州会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本文照片由李静、陈赤军提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