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2
第4版(要闻)
专栏: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本报记者 王建新
  4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多功能厅一片肃穆。专程来华的美国友人威利·哈利斯和美国圣路易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刘人毫等来到这里访问,并代表美国著名历史纪录片制作人路·瑞达先生向纪念馆赠送了史实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中文版。
  《南京大屠杀》纪录片长45分钟,1999年由路·瑞达先生制作,美国圣路易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推出,根据当年在南京的外籍人士马基牧师等拍摄保存的纪录片以及史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剪辑制作而成。纪录片以大量铁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当年对中国平民的暴行。已90岁高龄的威利·哈利斯先生二战期间曾在美国海军服役,1945年曾担任德国纽伦堡大审判检察官。他说,这部影片真实地展示了过去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不断警醒世人的历史惨剧,唯有记取历史教训,人们才会想尽办法去防止悲剧再度发生。
在凝重的气氛中,纪录片在多功能厅播放,这是该纪录片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内地播放。参加赠送仪式的人士深深为画面上的血腥场景而震惊和愤慨。13岁的卢沟桥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夏翊凯说:“通过这些,我们更多地了解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陈启刚说:“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回顾历史、正视历史是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只有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才能坚持和维护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