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你吃好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你吃好了吗?
金海
  居家过日子,谁能离开一个吃字?吃得开心,吃得放心,自然也就格外令人挂心。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我国绝大多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相互见面的问候已由“吃了吗”变成了“你好”。这种问候习惯的改变,折射出一种文明和进步;由饥饿到吃饱我们付出了几十年的奋斗和艰辛,已自豪地写进共和国辉煌的历史。但是,由吃饱到吃好,也就是说由满足填饱肚子到吃得安全、营养、高质量,往往又被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所忽视,甚至片面地认为让群众吃饱是事关稳定大局的头等大事,而至于吃好则不是什么硬任务,总是排不上议事日程。这样下去,我真担心过不了多久,人们见面的相互问候语会把“吃了吗”和“你好”合并,见面就关切地互问:“你吃好了吗!”
  吃好和吃饱,同等重要,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文明与进步的标志。食不果腹,人不安心;食不安全,人不放心。3·15前夕,看到全国各地接连查处有毒变质大米、农药含量严重超标蔬菜、甲醛浸泡的水产品、瘦肉精和注水肉等,让人无不忧虑,一旦这些有害食品流向百姓千家万户的餐桌,必将极大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当然,这些都是有形的严重伤害,大量的则是一时无形的慢性自杀———长年累月吃着那些没有安全和卫生保证的食品,对身体的持久损伤究竟多大,可想而知。
  笔者几年前曾因人们对大气污染的抱怨和无奈,写文出过一个“高招”:人们不可能都一天24小时躲在时髦的氧吧里不出来工作,但不妨像潜水队员、消防队员和宇航员那样,每人自配一个氧气罐,挂在嘴上,形影不离。这当然是馊主意。令人感到奇妙的是,现在面对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人著文提议在房前屋后甚至房顶自己种植绿色食品,有条件的最好再自家养一头“绿色肥猪”。这些突发奇想,终因脱离国情和实际,无法行得通,只能算得上是善良的愿望。可是,透过这些善良的愿望,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渴望改变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困境的急迫心情。
  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不吃不喝、不呼不吸,也不可能单靠自个儿的力量,洁身自好,自给自足,整日背着氧气罐,耕种半亩自留地。解决这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各级政府。以1200多万人口的首都北京为例,目前一方面在加大查处各种有毒食品力度,另一方面也在郊区扩大绿色食品的种植和养殖基地,预计3年之后的2005年,北京绿色食品供应量可达10%。这犹如1998年,当时生活在北京的人们都为一年只能呼吸80多天合格空气而忧心忡忡,3年之后,人们一年可以享受到150多天的好空气。虽然这一时间的煎熬有些悠长,但是,人们毕竟真真切切在感受变化,看到明天有多么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