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着眼大多数 造福大多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3
第9版(理论)
专栏:

  着眼大多数 造福大多数
李俊渠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从我们党80多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一个真理。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实践这一重要观点。
  着眼于最大多数人,是由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只有善于抓住事关全局的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活跃和推动全局。着眼于最大多数人,就是抓住了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事关全局的关键和重点,就是抓住了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着眼于最大多数人,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依靠最大多数人,我们的事业成功才有可靠的保证。
  着眼于最大多数人,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着眼于最大多数人,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行动准则。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带来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差异和矛盾。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实际工作,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作为工作决策的根本依据,作为评价干部实绩的基本尺度。凡符合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无论困难多大,都要果断决策,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首先必须识民情、知民意,了解和掌握最大多数人的所思所想,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大多数人各方面的利益所在,按照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不断调整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工作目标,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力戒空谈,务实重干,杜绝一切形式主义,把着眼大多数、造福大多数落实到扎实的工作中。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确保更好地造福于大多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在改革过程中,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也会出现不相一致的情况。这就要求权衡利弊、统筹兼顾,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把改革的力度与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促进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兼顾好、维护好,既坚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积极引导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当前要特别关心下岗失业职工、贫困地区困难人口等困难群众,认真解决好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所有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