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重要的在于抓落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3
第9版(理论)
专栏:

  重要的在于抓落实
卢大伟
抓落实至关重要。列宁曾经说过,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抓落实重要,就重要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抓落实;任何好的政策、科学的决策,如果离开抓落实,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抓落实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不断改进和完善抓落实的方式方法,努力在实践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抓落实,需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认识到位是行动到位、工作到位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好。有的部门和单位忽视抓落实,工作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有的领导干部认为领导工作就是出主意、定“盘子”,抓落实则是下级的事;等等。“说一千道一万,不如领导带头干。”抓落实,首先要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到位,重视抓落实,研究抓落实。出主意、定“盘子”,当然是很重要的领导行为,但决不是领导工作的全部。江泽民同志指出:从领导工作来说,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真正把决议和政策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如果不能落实,再好的决议、政策,也是一纸毫无意义的空文。这就说明,正确的领导不仅体现在作决策、定政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抓落实上;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改变依靠开会、发文件开展工作的思维定势,树立“抓落实更重要”的观念,切实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落实上。
抓落实,需要把“上情”与“下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大量的实际情况看,抓落实的过程就是把上级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推动工作不断前进的过程。不顾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照抄照搬,不是真抓落实,也抓不好落实。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具体解决。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基于国情、着眼客观,对全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存在的问题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共性要求与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保证中央、上级的政令在本地区、本单位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实际,调查研究,找准抓落实的突破口,寻求“上情”与“下情”的最佳结合点,把上级的精神变为可操作性措施,转化为具体行动。
抓落实,必须讲实干、重实效。群众看领导,不仅看“唱功”,更看“做功”和实际效果。抓落实,最终要落到为群众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上。如果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即使声势再大、形式再多,也只能是落空。必须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就要少说多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之事无小事,因为小事连着大事,小事连着民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分大小,只要是群众需要,都必须千方百计办好。因此,领导干部应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从繁杂的应酬中摆脱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心中有数。同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把发现的问题按轻重缓急一个个列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把解决的办法找出来,一个个地加以解决。
抓落实,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和督查机制。制度是根本,督查是保证。明确责任是抓落实的有效手段;责任不明,落实很容易落空。要有效地避免人人抓落实、谁也没抓好的现象,就必须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度。领导干部既是抓落实的主体,也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应抓住“一把手”,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同时,加大对抓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把督查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对那些抓落实不力的人,要追究其责任,充分体现抓与不抓不一样、抓实抓虚不一样、抓多抓少不一样、抓好抓差不一样。通过责任制度和督查机制,确保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