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绿水青山呼唤生态审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3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环境漫笔

  绿水青山呼唤生态审计
吴小龙 廖仲毛
  从今年开始,大庆市全面展开生态审计:根据各县(市)区不同情况,分别将草原、林地、绿化、江河的受污染状况作为评价指标,审计党政官员所出台的经济决策及其政绩,是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些为“政绩”而牺牲环境的决策者将受到监督和惩罚。
  生态审计的出台,可谓切中时弊。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不可谓不重视,环境执法不能说不严格,但仍然存在不少“咄咄怪事”:绕过环境影响评价而又污染破坏环境的“首长工程”屡见不鲜,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事件禁而不止,一些地方一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有这些“怪现象”,与地方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好大喜功,片面追求个人政绩不无关系。而我们过去的干部考核却只看经济指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考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干部提拔越快、当地的环境恶化得越快的怪事。
  实行生态审计,多了一把衡量为官者政绩的“生态尺子”,不仅可以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干部的为政得失,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在不少经济落后地区,还存在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惜搞掠夺性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做法。这实际上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如不尽快建立生态审计制度,这种现象还会继续恶化。
  在今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推行生态审计,无疑是实践这一要求的有益尝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