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那水 那雨 那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3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长城杯·新游记

  那水 那雨 那情
刘凤玲
  那日,和一队文人朋友同游哈素海(位于内蒙古包头附近的一个湖泊)。舟行湖上,见一路风景,满船人都醉了。
  旅行是在人们的轻声交谈声中开始的。电动船呜呜地叫着,犁出两道水痕,悠悠碧水,激荡着行人的心。同行者都是十足的“旱鸭子”,一旦见了水,便有着说不出的激动和欢悦。我们深深领悟到,大自然用她的伟大创造了极灵秀的水,来装点大地,使得这世间也有了柔美和韵致。
  船行过,荡开的涟漪一道道扩散开去,扩散出条条美丽的弧线,激起些许孩提时才有的欢乐。文人是极富情趣的,人群中有人期望:若能下点雨多好!仿佛是上苍领悟了人们的热望,一会儿,天便阴沉下来,继而,点点雨滴溅落在水中。人们惊呼着抓拍、捧接着这天之“使者”,恰似抓获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人们感受着雨丝细密而无规则的抚摸;享受着雨音轻轻柔柔的梳洗,犹如听一首淡淡的山歌,又好像坠入了一幅油画之中。酥了筋骨,迷了魂魄。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斜风细雨不须归”,在这种氛围里,人们就是醉倒在斜风细雨酿成的薄酒中,也会心甘的。
  正沉迷着,雨停了。天空阴而不沉,空气被雨浸得湿湿的,水一般纯净,缓缓地流动。透过这空气看山、看水、看人,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
  极目远眺,在湖面与天际之间有一抹迷人的深黛色远山,淡如轻烟,又莽莽苍苍,像一幅大写意画;湖面像嵌在北方大漠上的一块绿宝石,在微风的吹拂下有节奏地左右晃动,似风吹荷叶一般;水中点点散落的芦苇丛和水面悠悠荡荡的浮萍,像缓缓流淌的音符,那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绿色,炫耀般地在人们眼前展现;盈盈碧水间,几声清丽婉转的鸟鸣,使人感到仿佛在聆听从波光中跳跃而出的大自然的音符;舟中人尽情地欣赏着这自然美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人们或口占一绝,或引吭高歌,或交流心感,每张脸都是一首诗。身处其间,人们忘了荣辱得失的迷惘;也忘了是非恩怨的纠葛。这一群文人墨客,在这里找到了“精神乐园”。
  幽哉美哉,哈素海!
船返航时,人们看着那山那水,山也朦胧,水也朦胧,于是又生出许许多多关于山、关于水的遐想;仰望天空,环视四周,空灵而安宁,几疑是湖在天上,进入了如幻如梦、飘然欲仙的境界;又仿佛云在湖中,处于海上琼岛,人间仙境。神游而非身游人间美景,足能抚慰人们在纷繁事务中的烦恼,调谐绷紧的神经,真有一种逃离闹市,“复得返自然”的轻松与闲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