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筑牢治安防范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4
第9版(要闻)
专栏:法制备忘录

  从去年开始的全国“严打”整治斗争,使得社会治安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所增强。然而,不能回避的是,一些地区的案件上升幅度尚未能遏制,重特大刑事案件、严重暴力性犯罪时有发生。复杂的治安形势,要求我们必须——
  筑牢治安防范网
本报记者 柳晓森
“无毒社区”里的责任心
有效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怎样才能构筑起来?责任心应该是众多因素的核心,而明确的权责划分是责任心的有力保证。
草原钢城包头市,把创建“无毒害城市”和“无毒社区”活动作为构筑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的突破口。从1998年开始,他们就紧紧抓住这项影响治安综合治理全局的工作,一刻也不敢放松。在创建无毒社区中他们首先明确的就是责任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包头市各级党政领导及其部门禁毒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创建“无毒社区”的工作机制,把这项工作列入年度干部实绩考核和综治考核,全市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责任机制。
作为创建“无毒社区”的主力军,公安机关深知做好这项工作相当不易,因此做了更明确的责任划分。尹绪军是这个城市东河公安分局派出所的一名公安民警。虽是一名普通民警,他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按照市里的规定,如果责任区里年内有1名新生或复吸3个月以上吸毒人员而自己未发现的,就要停职待岗;出现2名以上,就要离开公安岗位,派出所长就地免职,分管局长承担领导责任。尹绪军所在的辖区内有吸毒人员14人,其中有9名为被帮教人员。在明确而严格的责任下,尹绪军早出晚归,对自己的辖区做了详细的调查摸底,把吸、贩毒者的家庭状况、工作表现、吸毒历史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分别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教计划。监控吸毒人员,一项重要的手段就是对吸毒人员进行尿检,这是一项说来容易,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的工作。小尹苦口婆心,与吸毒人员充分地交流,得到他们的信任,管区内9名被帮教人员按要求全部配合进行了尿检,而且在小尹耐心细致的工作下,几年来,没有一人复吸毒品,更没有人做出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为了抓好禁吸戒毒工作,包头市在各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严格执法,绝不姑息。“无毒社区”的创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更让以创建“无毒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2000年抓获的各类犯罪嫌疑人中,吸毒人员仅占1.71%;全市没有一名18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由毒品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河南省南阳市构筑的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也因为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而效果显著。他们强化了综治委的统一领导,明确了公安、司法机关抓防范网络建设的职能地位,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联访联调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全民参与、上下联动的网络化防控格局,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排查调处见细心
责任划分要明确,但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细致、扎实,需要有关方面做大量的基础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抚州市由于改革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各种权属争议的逐步增多,久禁不止的非法宗教活动、群众性械斗、群体事件等一度成为影响全市稳定的突出问题。1990年至1996年,全市因权属纠纷引发群众性械斗225起,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297起。
1997年开始,抚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件大事来抓。为把排查调处工作做细,做到位,他们在全市突出了四重点,编织了“四道网”。突出四重点,就是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重点地进行排查。“四道网”是:1.信息情报网。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建立了有3000余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通过梳理这些信息,他们及时就地化解了近千起矛盾纠纷,消除了300余处治安隐患。2.司法调解网。全市205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司法调解中心,1996个村(居)委会均健全了调委会,近2万个村(居)民小组也设立了调解小组。这三级调解组织,共配备调解人员3万余人,5年来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7万余起,基本上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3.边际共建网。在省际、市际、县际、乡际边界,毗邻双方互签“睦邻友好公约”,对边际矛盾纠纷实行联查、联调、联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信息,有问题及时解决。广昌、南丰、黎川县与福建建宁县开展边际共建活动几年来,共同调处边际矛盾纠纷千余起,维护了边际安宁。4.综合分析网。市、县(区)、乡镇(街道)综治办定期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预测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众性械斗、非法宗教活动、重大治安事件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应对措施,提出工作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5年多来,抚州市细致、扎实的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性械斗,也再没发生非法宗教聚会,全市治安秩序平稳,经济持续发展。
从各地构筑社会治安防范网络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所有参与创建的单位和个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而明确的职责划分则是保证责任心的基础。肯于下死功夫做好基础工作,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