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向青年咨询热线倾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4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社团之声

  向青年咨询热线倾诉
  谢环驰
  “您好,这里是进城务工青年咨询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问题?”
  “我们是来自广西的打工妹,在一家电镀厂打工。工厂在没有任何劳动保护的情况下,用三氯乙烯清洗小五金,我们干的太辛苦了!每天上班十六七个小时,中午休息吃饭只有半个小时,不许请病假,否则按旷工处理,每天扣50元。已经有一个姐妹因三氯乙烯中毒而死亡,还有很多人伤残……”
  这是一群打工妹在向共青团中央开通的“进城务工青年咨询热线”诉说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遭遇。近几年来,随着进城务工青年的增多,其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呈上升趋势。据了解,2001年7月,团中央权益部开通两条“进城务工青年咨询热线”电话以来,所接的来电中70%的问题与进城务工青年权益受侵犯有关,内容涉及拖欠工资、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工作时间延长、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赔偿等。
  据统计,全国进城务工青年已达8300万人,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进城务工青年的地位与其贡献极不相称。
  共青团广东省委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全省2629万进城务工人员中,85%以上是青年。他们当中的65.5%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劳动保护条件极差,经常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大部分人没有加班费。31.5%的企业老板对员工有打骂现象,严重侵犯务工青年的人身权利。大多数伤残事故受害务工青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他们所在的企业中,64.4%存在拖欠、克扣或拒发工资的现象,有的务工青年辛苦一年,血汗钱却被无限期拖欠。
  这份调查还显示,一半以上的进城务工青年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有19.7%是小学程度。进城务工青年的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使他们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3.4%的人基本了解或了解《劳动法》。他们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只有22.4%的务工青年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不到30%的人去找当地有关部门。
  某些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在他们眼中,务工青年根本没有尊严,就是干活赚钱的机器,想怎么样对待就怎么样对待,他们采取歧视性甚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管理方式对务工青年进行管理。而由于这些企业用人制度的随意性,使得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打工者在老板面前“底气”不足。务工青年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受到践踏的新闻常见诸报端。
  一位律师指出,现行法律不健全和执法力度不够,使得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关职能部门出面调解的时候,因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财大气粗的老板常常占据主动地位,弱小无助的打工青年却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劳资纠纷调解协议通常是“各打五十大板”,老板虽然给付一定赔偿,但最终吃亏的还是打工青年。
  去年7月,共青团中央启动实施了“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帮助进城务工青年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崇尚科技,苦练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但在进城务工青年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迫切的是需要社会的善待和关爱!(附图片)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进城务工青年赠送三十万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宫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