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两推一选”带来五大好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5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两推一选”带来五大好处
四川省委组织部近期的调研表明,“两推一选”给农村工作带来五大好处:
村支书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两委”关系明显改善。据统计,“两推一选”后,全省村支书平均年龄下降5.4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35.7%;高中以上文化的占73%。新任支书中,农村各类能干人、明白人占58.5%。更重要的是,村支部成员的选举代表了民意,村委会干部也服气,两委关系得到较大改善。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过去两委干部互不服气,没有心思抓经济,群众意见很大。去年通过“两推一选”,致富能手李天喜当选村支书后,主动与村委会主任改善关系,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半年中全村维修整治了村公路7.2公里,还动员群众种茶、养蚕,现已发展桑园400亩,种植茶叶600亩,改变了该村的落后面貌。
村党支部的选人用人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全省有16673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走上村支书岗位;899名参选者落选,但无一人去找上级组织“讨说法”。
培养和确立了一大批农村后备干部,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不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科技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在家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青年主动报名参与竞选。各级党组织对竞选人员登记造册,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后备人才,进行跟踪管理、培养培训。全省新确定村支书后备干部105100人,是现任支书数的1.9倍。
增强了村支部的责任感、危机感,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干部由以前的扶着干、催着干、哄着干,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干、抢着干、比着干。巴中市215名落选村支部书记中,有61人一改过去“只说不做”的作风,重新走上村干部岗位。
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威信,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统计表明,通过“两推一选”上任的村党支部干部中,95%受到群众好评;在试点较早的巴中、遂宁等地,有69%的“两推一选”后产生的村党支部被县、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比非“两推一选”班子高出10%。(附图片)
全国劳模、通过“两推一选”当选的宣汉县荣河乡武圣村党支部书记唐纯久(中)带头为贫困户修建房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