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携手共图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6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携手共图发展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
我国与东盟于去年11月达成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共识后,东盟于今年2月初召开经济高官会,就启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谈判进行了研究。东盟的一些主要国家,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也随即展开了落实这一计划的研究工作。
  泰国商业部与著名高等学府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等学术机构联合开展了研究论证工作,并很快拿出了成果。记者近日采访了研究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朱拉隆功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颂魄·玛纳朗山博士,请他介绍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看法。
  颂魄说,他们根据中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政治、社会等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运用数字模型具体论证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各方的影响,认为这一自贸区的建立一定会带来经贸领域的双赢局面。对东盟来说,将使出口总量增长0.95%,其中大米、食糖、纺织品出口将分别增长24.7%、23.1%和9.6%;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5%;投资增长0.83%;社会福利增长29.86亿美元;由于进口原料降价,东盟区域内消费将增长0.46%;植物油、化工、服装等产业也会因中国开放市场而受益。而泰国将从中获得较大利益,出口总量增长1.05%,其中大米、蔗糖、橡胶、纺织品等出口长项将获大幅增长;由于东盟整体对华降低关税,泰国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将降低0.4%,生产成本降低0.3%;投资增长0.62%;牵动地价上升9.96%。
  而就中国而言,对东盟出口总量将增长2.37%,对美、欧、日等区外国家的出口也会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而增长约0.4%。由于从东盟进口初级农产品价格降低,将增强中国此类加工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中国国内商品价格也因此降低0.17%,国内消费增长0.4%,投资增长0.74%,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6%,社会福利增加17.87亿美元。
  在描述双赢前景后,颂魄也谈到了自由贸易区框架内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东盟在中国低成本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下,其长期保持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将减少约1.7亿美元;由于生产要素向高技术、高创汇行业转移,皮革、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天然气等行业也将受到一定冲击。对中国而言,虽然会促进出口,但进口增长将高于出口增长近10亿美元,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就业形势将可能受到消极影响。
  泰国政府和学术界认为,即使不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在对外贸易中也会面临来自对方或区外国家的诸多挑战,负面影响会更多。对东盟总体和长远发展来说,自由贸易区所提供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基于这样的评估,他们对自由贸易区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相关的研究机构建议,政府应凭借泰中两国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主动协调东盟成员国的谈判立场,加速确定谈判内容和规则。在建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应分步骤实现,各领域谈判协议成熟一项落实一项,不必等待10年后一并启动。
  颂魄认为,中国和东盟之间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合作空间,通过合作将会增强双方的总体竞争力。应逐步改变过去出口战略相似、出口产品和市场趋同、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实现优势互补,以便在世界经济形势多变和经济全球化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