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战斗的品格,多样化的品味——访漫画家华君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3
第4版(大地·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战斗的品格,多样化的品味
——访漫画家华君武
  徐怀谦文 罗雪村图
  华君武,原籍江苏无锡,
  1915年生于浙江杭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开始漫画创作,1938年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员,1945年在东北日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长、文学艺术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局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磨好刀再杀》、《杜甫检讨》、《公牛挤奶》、《死猪不怕开水烫》、《井底蛙》、《老鼠吹牛》以及《疑难杂症》、《生活拾趣》、《猪八戒》等系列,已出版漫画、插图、论著三十七册。
  记者:在中国,漫画有时是和“政治讽刺画”同义的,它一直被要求为现实服务,它的战斗性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有不少漫画成了“图解”,丧失了艺术性,群众不喜欢看。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
  华君武:这个问题,得从历史上看。中国现代漫画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它的出现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不可分。我记得小时候唱的歌:“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中国漫画作者并不独立于政治之外,投身漫画为之奋斗,这就是中国漫画的战斗性。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都有漫画表现。
  国外,像法国画家杜米埃的漫画,反帝王、反贵族,它不叫政治讽刺画,但和政治有关,当然他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
  三十年代在上海,外国租界内,允许各种各样的漫画发展。有政治讽刺画,也有幽默的。
  1936年国共合作以后,政治的内容增强了。我1938年到延安,延安时期,党很重视漫画,把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武器,要求漫画跟评论一样,要“有理、有利、有节”。
  1942年,在延安,我与张谔、蔡若虹一起举办“延安讽刺画展”,毛主席也来看了,同年8月,毛主席请我们几位漫画作者去枣园谈话。当时我画了一幅《1939年延安植树》,画延河边上只有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因为没人照管而致枯死,是讽刺只植树不保养的现象的,毛主席说,延安植树不好可以批评,但应指明是哪一段。比方说王家坪不好就应指出是王家坪,否则就成了延河边所有的树都无人管了。要区别个别与一般、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嘛。这里是有原则立场的。以后我再画漫画,片面性就减少些了。
  1949年进城以后,常常是根据社论精神画漫画,因为对复杂的国际时事理解不深,艺术上没时间考虑,很多漫画作者又不是科班出身,艺术原则不太重视,出现了一些图解性的漫画,给后来的漫画创作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是中国漫画比较吃亏的地方。
  记者:您曾经真诚忏悔过自己在政治运动中错误地讽刺过一些人,可是这是当年的政治气候所致。您认为个人对历史要负多大的责任?
  华君武:大家熟知五十年代有些政治运动错了,漫画家在当时崇尚配合政治的口号下,也画了错误的漫画,推波助澜,起了不好的作用,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画过胡风、浦熙修、丁玲、艾青、萧乾、李滨声等人的漫画。画浦熙修的那幅《犹抱琵琶半遮面》,康生写信说画得好,人民日报的领导则转告我,邓小平说:以后不要画这样的画了。当时没有觉悟,后来看了写胡风冤案的一些书后才觉悟过来,所以向他们和家属表示歉意。当然也可以用当时的大气候来为自己开脱,但是百分之十的责任自己总要负吧。即使这个错误只有百分之一,那也是错误。
  记者:“内部讽刺画”是您的第二个创作高峰,从1959年开始,您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大量的内部讽刺漫画,像《杜甫检讨》、《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公牛挤奶》等,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吧?
  华君武: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文章,提出两种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我想国际时事漫画属敌我矛盾,画人民内部矛盾的漫画可以叫人民内部讽刺画。
  我画过一幅《杜甫检讨》,有感于1961年北京某大学批判杜甫长诗《兵车行》,说它犯了“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这完全是以共产党的标准来要求杜甫。“四人帮”倒台,有一天我碰到总理办公室负责外事的孔原同志,他告诉我《杜甫检讨》在报上发表,周总理看后哈哈大笑。
  因为这些作品,我成为“文革”开始美术界第一个受批判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在团泊洼干校养了四年猪,种了两年菜。
  记者:新时期,您的漫画风格更为成熟,有人说您是漫画界的齐白石,齐白石对您有影响吗?
  华君武:传统中国画有一个特点,叫做诗书画一体。我确实在追求齐白石的东西,一直在学习他,研究他。他身上有很多可以学的东西。他说自己诗比画好。他的诗都是自己创作的,画的题目也妙得很,他画一盆樱桃,题《女儿口色》;画两只小鸡在争抢一条小虫,题《他日相呼》。我不会写诗,在漫画上就写打油诗,写顺口溜,这样也和漫画比较统一。齐白石在构图和造型上也非常突出,对我启发很大。还有书法,也是和诗、画统一而成为浑然一体。齐白石的画是艺术上的一种创造,创造性是任何事情的根本。
  记者:谁都想有创造性,这创造性是怎么得来的呢?
  华君武:只有实践。碰破头就回来嘛。
  记者:您多次批评漫画界存在的“跟作”之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华君武:学艺都有一个幼稚的过程。当年,我受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介绍的白俄画家萨巴乔的影响。后来,我就想,跟前辈漫画家比,我赶都赶不上,为了独辟蹊径,我就画人多的大场面,《网球赛》、《一二·九》、《看杀头》等,都是以画中人多取胜,人家都知道华君武擅画大场面。
  现在有不少作漫画的连这点追求都没有,他觉得能够发表,拿点稿费就满足了。但他们的作品不求创造,丢掉了读者。
  记者:有一种意见认为,漫画要休闲,漫画不要教育人,漫画要叫人笑。您怎么看?
  华君武:漫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左”的干扰,现在又有一种反对漫画教育作用的“搞笑论”。有些报刊强调漫画的休闲趣味,要取消漫画的战斗性。也许我老了,很讨厌听休闲。休闲讲得多了,要亡国的。我们还是要有点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不是要你每天愁眉苦脸。我希望漫画还是保持战斗的品格,又能有多样化的品味,漫画是严肃的,但又是活泼的,它是有教育作用的,但不是枯燥乏味像套话似的“套画”,它是用幽默和笑来使人接受的。
  记者:这几年,“台风”强劲,先是蔡志忠,后是朱德庸,他们的漫画在内地的青少年中很受欢迎。您怎么看待这股“台风”?
  华君武:他们的画,我看过一些。蔡志忠,用漫画画古代的内容,是一种创造,但我不喜欢他带有日本人的画风。朱德庸是语言多于绘画。台湾的漫画要来,外国的漫画也要来,有人称为抢滩。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子,就是你画得比人家好,但不是去摹仿人家。
  记者:要成为一个漫画家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华君武:我讲过一句话:“任凭风云变幻,思想纷至沓来,保持冷静头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漫画家应有的素质。”
  记者:漫画是批评的艺术,需要锐气和冲劲。您今年八十六岁了,是否感到突破自己很困难?
  华君武:2001年8月我在大连举办漫画展时,写了这么几句:我的漫画创作在走下坡路,数量和质量都差了。但“狗拿耗子”的习气还没改,见了耗子,还想咬它几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