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调整功能 迎接挑战——访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3
第7版(教育)
专栏:

  调整功能 迎接挑战
——访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
本报记者 毕全忠
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使我国师范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规模快速扩大,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学和小学是很大的就业市场,很多非师范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毕业研究生都会到中、小学就业。师范院校垄断中、小学就业市场的局面已经打破。中、小学对新增师范选择的余地扩大了。同时,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方面,综合大学的毕业生显然具有优势。形势的发展已使中等师范学校逐渐消亡,那么,师范院校面对挑战该怎么办?不久前笔者就此采访了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教授。
  湛江师范的前身是1935年成立的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为师专,1992年升为师范,并不知名。可是近几年来却迅速崛起,硬件设施显著改善,好几项科研成果引人瞩目,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
  谈起应对挑战,郭院长认为师范院校要转变办学理念,调整学校功能,才能把握发展机会,乘势而上。“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地方师院,办学有很大的功利性。学生毕业后到中学去是教一门课程的,于是就死守这门学科,教什么就学什么。同时,师范院校的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工作很薄弱,学生的科研训练很少,创造精神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他认为应建立这样的理念:师范教育是一种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性高等教育;师范院校跟其他高等学校一样,同时也应是一个科研中心。
  郭教授说,“师范特色”很重要,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教育观、较深的教育理论和接受较多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这是师范院校的一大优势,不能削弱。在保持师范特色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综合性。“我们从资源配置、学科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综合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郭院长认为师范院校应从培养教师的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第一,加强科学研究的功能,提高学术水平。近年来湛江师院将此作为拉动全校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已见成效,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成果,发表的论文被SCI和EI收录的有近百篇,在全国省属师院中名列前茅。第二,增加科技产品的开发和培养科技人才及其他实用型人才的功能,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湛江师院以服务湛江经济为己任,承担了一批科研课题,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湛江市也更重视和支持湛江师院的工作了。第三,就教师培养这一功能来说,要从职前教育扩展到职后教育、终身教育。第四,增加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功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郭院长认为,好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而我国公民这方面的素质普遍很低,师范院校应当发挥提高公民这一素质的功能。
  郭院长的这番话使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功能调整,师范院校的面貌会跟以前大不一样,持续发展的功能就会大大增强,就能应付挑战,得到新的发展。湛江师院的发展,也使人们约略看到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