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农村市场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8
第9版(理论)
专栏:

  农村市场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
  主要观点
  ●农村市场化是突破制约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挑战、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顺利进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为重点,着力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方面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弱质农业的保护,扩大农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借鉴国外经验与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农村市场化与工业化、城市化,政府“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等关系。
  农村市场化,是指农村中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建立起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宏观调控有度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深入研究、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对于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挑战,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在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能否兴旺发达起来,与农村市场化密切相关。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是新世纪之初突破制约农村改革和发展瓶颈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起来,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货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而这些问题都与农村市场化紧密相关:不断增产的农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卖得出去,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只能从市场中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靠市场进行合理配置来实现有序转移。由此可见,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才能有效突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开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所带来的挑战的关键性举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是受影响较大的产业,如何趋利避害,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紧迫课题。我国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数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业自身积累能力弱,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不强,无论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还是农村社会组织形式,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举措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动力。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它同农业的工业化、科技化、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等,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提高不了。同时,农村市场化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持久动力。农业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加快发展和提高,才能实现产业化、科技化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农村市场化的深刻内涵和新世纪之初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了现阶段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顺利进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为重点,着力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方面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弱质农业的保护,扩大农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这一思路,当前应围绕以下几个重点来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
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是加快农村市场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应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在主产区和主销区发展一批设施完善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应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抓好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以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建设;把开拓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小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
  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应从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在深化改革方面,通过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和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成本控制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在依法治“市”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
  着力解决好分散经营的农民顺利进入和不断拓展市场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大多数仍然是家庭农场,这说明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农村市场化并不矛盾,土地制度不是农民能否顺利进入市场的决定因素,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建立起将分散经营的农民与大市场紧密连接起来的“桥梁”。在发达国家,这样的“桥梁”是各种类型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应把筹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大力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基础上,立足各地实际,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及各种合作组织,并积极引导小规模的农民流通中介组织,通过合作和联合,发展成为上规模、上档次的流通服务组织。
  切实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强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为此,首先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其次要认真研究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和需求特点,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和进口国的习惯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形成一批标准化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农产品。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
  借鉴国外经验与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关系。
  各国国情不同,决定了农村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不会完全相同。发达国家大多数走的是剥夺农民土地,通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来带动农村市场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大,显然不能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实现之后再去实现农村市场化;我国有8亿多农民,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我国地区间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基于这样的国情,如果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使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还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加强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就地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后,我们要继续走好这条城镇和农村共同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路子。
  农村市场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农村市场化与工业化、城市化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城市化向前发展,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又反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的“推进器”;农村市场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密不可分,一方面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市场化拓展空间。我们应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
  政府“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各级政府必须提高按照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不能越俎代庖,包揽应由市场、企业、农民去做的事情,要“有所不为”;同时,各级政府要承担好对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在这方面不仅要“有所为”,还要“为”得好,“为”得卓有成效。一是在减少审批、加强服务方面“有所为”。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加入世贸组织和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的要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增加审批透明度,提高涉农部门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二是在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方面“有所为”。比如在财力上给予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以一定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对农民生产经营实行先服务、后从农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的服务方式,在帮助农民顺利进入市场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