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北大红楼重现历史风云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开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4-29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大红楼重现历史风云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开馆
  本报北京4月28日讯 记者卢新宁报道:曾孕育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北京大学红楼经复原整修后,今天以“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名义迎来了包括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子女在内的首批观众。
  作为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位于北京沙滩的北京大学红楼是倡导“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之一,该楼1918年落成后即为北大校部、图书馆和文学院所在地,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等都在这里工作过,鲁迅先生等许多著名学者和新派人物在这里讲过课。为铭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开辟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在此筹建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纪念馆包括新文化运动陈列、旧址复原、期刊展室和电视录像,在红楼一层,复原了李大钊工作过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新闻纸阅览室,以及学生上课的大课堂。期刊展室陈列了20多种由中国革命博物馆馆藏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期刊、杂志。新文化运动陈列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三部分,通过90多张图片、60多件文物,真实再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历程。其中包括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任命状、提出“兼容并包”思想的手稿,以及李大钊、鲁迅等人的信件,陈独秀、胡适的白话诗稿,五四爱国学生散发的传单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图片让后人可以从容重温那场伟大的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为完整体现红楼原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还在陈列厅地面,通过沙盘模型复原了1918年以后的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