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迪庆“木头财政”成历史 榆社穷村下山山变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0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迪庆“木头财政”成历史
榆社穷村下山山变绿
  本报昆明4月30日电 记者张帆报道:长期依靠“木头财政”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曾因天然林禁伐而出现发展困难的局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如今他们已彻底改写了历史:不仅成功培育了旅游支柱产业,生物产业也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1年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财政收入达69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93%和19.49%。
  1998年执行天然林禁伐后,面对财政收入急剧下滑,州里果断决定,以“香格里拉”为核心品牌,培植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83亿元,和1995年相比,分别以每年35%和41%的速度增长。全州从业人员6.37万,拥有星级宾馆32家,以梅里雪山、白水台、萨马阁为代表的一批国内精品旅游景点已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旅游的发展加快了农民的脱贫进程。去年全州农民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63%。
本报太原4月30日电 记者安洋报道:最近,记者在山西省榆社县马安村采访时看到,一户又一户的人家正在忙于往山下的南翟管村搬迁,村民们说:“那里有水有地有新房,是个生活的好地方”。与此同时,来自山下的4位荒山荒地的承包者,正在忙于整地、挖坑、植树。“计划一年发展1万亩”,人离山绿,是这个县3年来移民扶贫中的新举措。
  榆社县12万农村人口中,有4万人散居在160个偏僻的山庄窝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很差。根据当地的实情,县里采取“穷村下山”的移民办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致富问题,现全县已有30个贫困村的2829户人家下山乔迁新居,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中已有700多户通过种大棚、种药材、搞运输等一跃成为富裕户。
  穷村下山后,丢下的荒山秃岭并未被抛弃,为了使这些地方尽快着绿,县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识之士承租荒山荒地,上山种草种树,营建“绿色银行”。全县已有72人上山投资创业,种植经济林11万亩、生态林5万亩,种草9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