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金珠玛米”是幸福的播种人——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实践“三个代表”帮贫扶困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03
第1版(要闻)
专栏:

“金珠玛米”是幸福的播种人
——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实践“三个代表”帮贫扶困纪事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新华社通讯员 赵丕聪 本报记者 郑德刚
苏银成
  4月的高原,坚冰尚未融化,地处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四川壤塘县人武部部长袁邦太、政委黄发刚就带着官兵来到阿诗玛村,帮助藏族群众建立草场围栏。官兵们热火朝天地打桩、拉网,头上的汗水蒸发成股股白气,又被寒风吹开……
  谁也记不清人武部为群众脱贫致富做了多少事情,但壤塘县的群众清楚,是“金珠玛米”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壤塘县人武部56次受到各级的表彰奖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一)
  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里,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无霜期仅25天。由于自然条件差,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县3万多人中有1万多人生活还很贫困。
  人武部选择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阿诗玛村作为第一个扶贫对象。
  由于长期处于自牧状态,草场载畜能力低,阿诗玛村的畜牧业发展缓慢。官兵们决定实施“人草畜三配套”工程,对草场进行除杂和补播优良牧草试验。风雪里,官兵们送种备料;烈日下,官兵们除草、打桩。两年后,阿诗玛村草场的优良牧草增加40%,牧民的收入翻了一番。
  阿诗玛村的变化增强了官兵们的信心。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人武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发展生态牧业的构想。他们协调资金20万元,引进优良草种建起1.5万亩优良放牧区;修建暖棚,使牲畜死亡率由过去的30%下降至5%。
  肉厚质嫩的壤塘牦牛被称为“牛中极品”。人武部组织群众调整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优质绿色食品“雪峰牌牛肉”。如今,“雪峰牌牛肉”远销全国各地。人武部还组织民兵新修牧道200多公里、牧桥50座,为160多户游牧民建起定居点,牧民收入增加了两倍以上。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官兵们积极组织农牧民发展经济林果业。他们帮助村民办起了药材苗圃基地,并传授种植加工技术。尕多村村民耿让谢让的温室苗圃的树苗,除供应当地外,还远销成都、西宁,成为远近闻名的“苗圃大王”。目前,全县已发展起了以药材、苗圃为主的林果业,户均年收入增加500多元。
  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人武部又决心打通交通落后这个“瓶颈”。他们组织1100名民兵艰苦奋战5年,建起9条总长186公里的公路、40多座桥梁,从而贯通了连接青、藏两省区七县的公路交通网。
  近年来,人武部官兵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万多名群众走上富裕路。县委书记阿欧动情地说:“没有人武部的大力帮助,就不会有壤塘今天的发展!”
  (二)
  雪木达村牧民热木森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豆大的汗珠从他蜡黄的脸上滚落下来……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武装部的官兵赶到了他的床前。
  被牦牛顶伤腹部不去医院而去求神,热木森酒杯大的伤口已经感染化脓。
  人武部为尕多村打出一眼水井,甘洌的清泉汩汩流淌,可乡亲们仍然去涝坝背臭水。他们说:“涝坝的水虽臭,却是‘神水’,能消灾祛病。”
  几件事让人武部领导感到,在壤塘,比贫困更可怕的还有愚昧。
  科学和文化是治愚的法宝,人武部决定从普及科学文化入手向愚昧宣战。他们依靠在各乡镇建立的60余个“青年民兵之家”,首先办起6所“雪山夜校”。每天夜晚,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打着火把赶来,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种植、养殖、营销等知识。
  南木达乡只有一所学校,不少学龄儿童不能上学。人武部决心为这个乡再建一所学校。道路不通,建材运不进去,官兵们就肩扛背驮把50多吨的建材运进60公里外的山里。新学校建成后,80多名放牛娃进了学堂。近几年,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使200多名学龄儿童走进课堂。如今,全县的100多名孩子在他们的帮助下考入中学,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壤塘县许多村庄看不上电视。去年,人武部与县里商量,筹措资金实施“村村通”工程。设备购回后,人武部义务承担了安装工程。他们在雪山草原苦战42天,为22个乡镇架设了卫星接收设备,使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
  为了弘扬先进文化,人武部还在民兵中成立了80多个学雷锋小组和11支文艺小分队,常年到雪山牧场和田间地头为群众放电影、演节目。
  (三)
  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武部官兵时刻关注和维护着壤塘的社会稳定。
  那年9月,棕柯乡与相邻的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人武部官兵火速赶到现场。“不要只看到草场,看不到同胞兄弟,看不到国家的法律!”人武部长袁邦太高声劝道,接着夺下领头人的器械。官兵们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劝解,平息了群众情绪。事后,人武部又请来双方代表,公正地划分了草场,使纠纷得以解决。
  一场纠纷虽然化解了,但人武部的工作却没有完。他们组建了10支宣讲队,利用广播、板报、现场解答疑难问题等方式,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帮助群众树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近年来,人武部官兵200多次深入牧区宣讲民族宗教政策,110多次化解各种民族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壤塘县连续3年被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评为“文明单位”。
  人武部处处维护着人民群众的利益。1996年,一场大雪使5个乡的万头牲畜被冻死,100多人被围困。危急时刻,官兵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进山搜救群众和牲畜。他们救出了42名乡亲,1600多头牛羊,而95%的官兵被冻伤。
  孤寡老人确尔森双目失明,生活困难。政委黄发刚对老人说:“老人家,人武部的人都是您的儿子。”人武部的官兵把老人当成亲人,在生活上悉心照顾。人武部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老人的照顾却一直没有间断。前几天,副部长格木基工作调动,前来辞别,老人饱含深情地唱起《一个妈妈的女儿》为他送行:“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名字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歌声在草原上飞得很远很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