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青春万岁!”——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04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春万岁!”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胡果
1999年5月4日,北京工人体育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文艺晚会诗乐激荡、歌舞生风。
  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笑吟吟走来,与万余名首都青年共度节日。昂扬奋进的青春旋律中,总书记时而为青年们喝彩,时而与青年们同歌。最后一曲余音未了,他便健步走上舞台。环顾满堂朝气,总书记情不自禁地呼出——“未来是属于青年的,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简简单单四个字,饱含着江泽民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勉励,浓缩着祖国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热切期望,凝聚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青年和青年工作始终如一的真挚关怀。
  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总是从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把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殷殷厚望系明天
  未来是属于青年的。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关注未来就要关注青年。几十年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青年和青年工作始终高度重视、热情勉励。
  早在1937年初夏,抗战烽火正隆,陕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谈话时,便将北方青年称为“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12月27日,毛泽东为《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撰写按语,热情褒扬:“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1957年11月17日,苏联莫斯科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共和国领袖带着浓重湘音的勉励,传入现场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实习生耳中,更在亿万中国青年心间激起深深的回响——“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深情嘱托、热切期望,几十年来,激励着一批批热血青年奋发向上。
  邓小平同志对青年和青年工作同样寄予厚望。1956年9月16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对共青团大加称赞,称其为党的可靠后备军和有力助手。1957年5月1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同时语重心长地说,用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这支青年先进队伍的名称,不只是巨大的光荣,也在中国青年的肩上放上了更为繁重的任务。他勉励共青团员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戒骄戒躁、克勤克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史上写下青年们的光辉的一页。”
  1978年的3月格外明媚。刚刚从十年冰封中走出的中国,迎来民族的又一个春天。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面对十年浩劫后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邓小平疾呼加速培养年轻一代科技人才。“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短短数语,成为鼓舞一代中国青年努力夺回失去的时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加倍重视青年、关心青年工作。
  1998年6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成员和团十四大部分代表亲切座谈。
  他回顾历史,“20世纪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展望未来,“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他更殷殷嘱托,“全党全社会都要从永葆中华民族生机与活力的高度,从确保我们祖国长治久安的高度,热情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让跨世纪中国青年备受鼓舞、备感振奋的是,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这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总书记充满深情又热情洋溢地对全国各族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字字句句,饱含党对青年的希望与重托,赋予青年一代崇高责任与光荣使命。踏上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中国青年,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决心;迈入21世纪的青年工作,拥有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利前进的指南。
  从理论修养到人格塑造,从努力学习揽中外先进知识到深入实践走艰苦锻炼道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向对青年既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对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倾注了无限心血——
  谆谆教诲育英才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对青年,我们一向是既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1990年8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全国青联和全国学联部分代表时如是说。他也曾讲过,对青年人,第一要爱,第二要严。爱和严,都是为了促进他们将来更好地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回眸端凝,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历程中,清晰地刻画着一条对广大青年既爱又严、激励他们不断前进的动人轨迹。
  1939年5月4日,延安的青年群众举行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毛泽东欣然前往,发表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热切呼唤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做工农群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
  时隔44年,1983年5月4日,邓小平为时代青年的楷模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争做“四有”新人,成为新时期中国青年的响亮口号。
  1998年,又到“五四”。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走上讲台,从中国的革命历史谈到北京大学的百年历程,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说到高等院校肩负的责任,从“五四”精神讲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他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台上,意笃情深;台下,掌声如潮。“四个统一”的要求,很快在全国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胸怀祖国,服务大众;充满理想,富有纪律——这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心目中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如何帮助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牢牢把握这个方向,让江泽民同志格外牵情挂心。
  1990年2月,到中央工作不久,江泽民同志收到了一封大学生的来信。信中提出,90年代的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青年知识分子怎样选择正确的成长道路?读完来信,总书记陷入了深思。3月23日,他将这些学生请到了中南海。
  认真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江泽民同志诚恳地说,同学们希望我们的国家尽快富起来,这种爱国热情是宝贵的。要使国家富强起来,就需要有一大批有志气的青年人到贫困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需要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道奋斗。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这样的奋斗中,把个人的作用和群众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2年5月20日,中南海怀仁堂又一次洋溢着青春的笑语。江总书记与首都应届高校毕业生热烈座谈。他说,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始终是与祖国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不愧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脊梁。他勉励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们继承和发扬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洪流。
  1991年深冬,南国厦门依然一派葱茏。12月19日一大早,江泽民就来到厦门大学看望师生。他认真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时而微笑颔首,时而凝神沉思。听完了学生们的心里话后,他说,今天,我要给大家交交心。青年要经受必要的锻炼。我也是当过学生的。一个人一辈子一帆风顺是没有的。经过一定的坎坷曲折,对自己的成长也并非坏事……看着一双双热切的眼睛,江泽民动情地说,党中央对青年一代是寄予厚望、充分信任和充满信心的。对你们要求严格一些,也是意在激励。未来世界谁主沉浮?就是青年一代……
  50分钟的“交心”似乎过得特别快。临别,江泽民又一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有事业心,还要有高尚的情操。
  1994年10月,江泽民走进重庆大学。站在教学楼的台阶前,他高声勉励大学生们,从年轻时候起,就要立报国之志,就要有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12月,他又冒着严寒走访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在阅览室,他与一位中文系学生谈起中国文学,还兴致勃勃地背诵了《滕王阁序》;他向一位教授打听基础物理研究方面的资料;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扩大知识面。他说,知识面还是广一点好,任何一门学问都是先博而后精。
  北京大学百年华诞前夕,迎着霏霏春雨,江泽民走进燕园。他来到图书馆、学生食堂,来到学生们中间。他和青年们谈古论今,时而旁征博引,时而用几种外语和学生们交谈……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见解,让青年学子们感叹、折服。
  大江南北,寒来暑往,总书记一次次走进青年学子中间。他询问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也倾听他们的挫折和苦衷。他提醒他们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理论修养、人格培养。他鼓励他们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号召他们大胆吸收世界先进技术……一次次校园行,是真挚的言传,更是最好的身教!
  从青年志愿者扶孤助残到青年文明号信用示范,从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照亮希望的田野,到“挑战杯”竞赛激发科技创新精神,各级团组织牢记重托,围绕大局、积极创新,带领亿万青年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孜孜实践报春晖
  中国的志愿事业,始于1993年起步的青年志愿者行动。
  1996年7月,江泽民同志到唐山考察,去“康复村”看望大地震中的不幸截瘫者。他关切地询问他们:生活上能不能自理?坐着轮椅上街,刮风下雪有没有困难?他听到的回答是,“生活上没有问题,每个星期,还有青年志愿者到这里来帮助我们!”总书记宽慰地笑了。
  唐山之行,江泽民同志一次次听到这个词:“青年志愿者”。1997年,他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亲笔题名。2000年,他高度评价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并深情寄语: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
  从农村扶贫开发到城市社区建设,从生态环境保护到大型赛会服务,从抢险救灾到社会公益,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集在志愿服务的大旗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用真诚实践扶出一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亿多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个小时的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个重要的道德实践载体,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996年11月,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表彰大会前夜,刘笑、金令久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20名杰出青年农民称号获得者和提名者聚在一起,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有人提议给总书记写一封信,述说自身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经历,以及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壮志。
  一个月后,总书记的回信从中南海飞到了田间地头!
  江泽民同志在信中说,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前途十分光明。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成为突击队和生力军。
  他还对新一代青年农民提出了“立身农村,心怀祖国,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的殷切期望。“农村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同志们,奋发努力啊!”
  科技兴农,青年当先。几年过去,各级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党在农村工作的大局,狠抓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完善农村青年服务体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服务万村行动计划、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计划……上百万青年人才大军,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新一代青年农民争相效仿的榜样。
  殷殷厚望、谆谆教诲,换来百舸争流、英才辈出。高扬的青年志愿者旗帜、燎原的科技兴农火炬,只是其中的缩影。
  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如今在全国各地发展到11万个,在30多个行业的几千万名职业青年中掀起了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的热潮,成为弘扬职业道德、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载体。
  总书记题写杯名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十年来吸引了近百万青年学子参与,发掘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发明方面有潜力、有作为的优秀人才,成为实现科技与生产、校园与社会紧密结合的纽带……
  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世纪之交,各级共青团组织牢记重托,围绕大局、积极创新,富有时代气息和青年特点的一系列活动,引领着亿万青年不断向前。
  走入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最是难忘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深情嘱托——
  “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