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苗岭山下好年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1-05
第2版()
专栏:

苗岭山下好年景
本报记者 刘希
秋天的苗岭山脉万象更新。田野里黄的谷子,白的棉花,映照着葱绿的原始森林,把贵州省凯里苗族自治区装饰得更加美丽。苗族农民正在这美丽的土地上紧张地进行秋收。各家的院坝里摊晒着饱满的、黄金色的谷子,又粗又高的稻草一簇簇整齐地在田里排列。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我访问了清水江畔居住着四十二户农民的大寨村,村子里有一个包括苗、汉等三个民族、三十六户社员的龙头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里流传着三姊妹的故事:社里有三个青年妇女,一个叫胡正英(苗族),一个叫孙士兰(汉族),另一个叫金银昌,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青年团员。她们虽然不是一个民族,却亲密团结得像亲姊妹一样。以前在一个互助组里,后来又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她们以前不会犁田、栽秧、打谷,就一起跟老年农民学会了犁田、栽秧、打谷。在生产上谁也不愿落后。过去这个村子的农民,没有到集镇上抬粪的习惯,怕丢脸。有一次社里动员社员到凯里镇上抬粪,有些社员不愿意去。她们三个人说:“党教育我们劳动是光荣的,有甚怕丢人的。”在她们的带动下,一些青年农民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由于辛勤地劳动,她们三个人受到社里的几次表扬,去年她们在生产队里都被评为模范。今年六月,胡正英又被团支部评为模范团员。现在合作社的十几个青年妇女都团结在她们的周围,合作社的每一个号召,她们都积极响应,做任何活路都不畏缩,不怕困难。她们说:“我们不是三姊妹,是十八姊妹了。”
组织起来的力量和社员们的忘我劳动,使龙头农业生产合作社又获得了超过去年的丰收。今年全社增施的肥料,差不多比去年增加一倍。夏天田里遇到了严重的虫灾和旱灾,她们全社男、女、老、幼一齐下田,抓虫的抓虫,浇水的浇水,直到深夜才回家吃饭。有一天晚上,合作社里找不到胡正英和孙士兰等几个妇女,大家都很挂念。直到快天亮的时候,她们才浇完了玉米田回来。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战胜了自然灾害。
根据初步计算结果:今年合作社的玉米增产百分之五十以上。去年全社栽种了七千株烤烟,共收了一百四十斤;今年种了两万株,现已收一千五百多斤。稻谷增产百分之二十,比单干农民多增产百分之十九。社员都比去年增加了收入。
当我会见了胡正英、孙士兰、金银昌三姊妹的时候,我指着两大堆粮食问她们:“你们这么多的粮食,怎样能吃得完哪?”胡正英笑了笑说:“还嫌多吗?我们多生产粮食,才能帮助工人老大哥多制造机器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