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拉丁美洲当代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保罗·科埃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07
第4版(大地·读书)
专栏:世界书林

拉丁美洲当代著名的畅销书作家——
保罗·科埃略
叶茂根
  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一书的著名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最近几年世界各地拥有读者最多的拉丁美洲作家,可以说要数巴西的保罗·科埃略了。
  保罗·科埃略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从1974年起他创作出版了《教育戏剧》、《克里格—阿的宣言》(与劳尔·塞沙斯合著)、《地狱档案》等作品。在1986年,他徒步走了八百公里的路程,探访了古西班牙圣地亚哥的朝圣之路,于次年创作出版了《朝圣》一书。这是一部富有宗教色彩的纪事性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了“我”为找回师父给的一把新剑,在向导帕特鲁斯的带领下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有人称本书是一部半为冒险、半为修身自恃的指导,熔魔法和洞察于一炉的作品。这部作品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之作。1988年,他出版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书名为《炼金术士》)。这本书被译成四十五种语言,在世界二十九个国家被列为畅销书之首。根据国际杂志《出版动态》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1998年成为世界十大畅销书之一,在全世界已售出一千一百万册,这也是科埃略的第一本畅销书。1997年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英文转译的书名为《炼金术士》的中译本,但未能引起国内读者广泛注意。200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购得出版本书的版权,并于2001年底出版了由孙成敖先生直接从葡萄牙文原著翻译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部小说讲的是西班牙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牧羊少年在一周之内,两次做了相同的一个梦,他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有一批宝藏。于是,他拿了父亲在地里劳动时捡到的三块西班牙古金币,作为买羊群和出外闯荡的费用。为追求梦想,他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作品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西方有的评论家把它与法国的《小王子》相提并论,还有人称誉它是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保罗·科埃略除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部成功的畅销书外,他的《在第七天……》三部曲:《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韦罗妮卡决定去死》和《魔鬼与普里姆小姐》,也写得各有特色,非常成功。《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是描写一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作者试图通过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皮拉尔与其男友的那种寻寻觅觅的爱情故事,告诉人们“爱”为何物?《韦罗妮卡决定去死》以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一家由外国人投资开办的维莱特精神病医院为背景,通过对韦罗妮卡等几个青年人在维莱特精神病医院的遭遇的描写,成功反映了人的意志、尊严以及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本能,反映了人生的价值。《魔鬼与普里姆小姐》以只有二百八十一个居民的小村镇维斯科斯为背景,作者在书中采取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变革活动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宗教理念。
  除了以上作品之外,保罗·科埃略还写有《笼头》(1990年)、《至高无上的尊称》(1991年,由亨利·德鲁蒙德作品改编)、《主神的使女们》(1992年)、《马克图伯》(1994年)、《第五座山》(1996年)、《光明斗士册》(1997年)及《先知的情书》(1997年,由哈里尔·纪伯伦作品改编)等作品。
  保罗·科埃略的作品之所以在世界上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我认为可能有这么四个原因:一、他的文学创作题材丰富、多样化,是世界性的。二、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意识、宗教理念是非常明显的,很容易使信奉基督教的西方的读者广为接受与欢迎。三、他采用一些魔幻与现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还时而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语言,这使作品多少带有一点神秘主义的色彩。另外,作品的语言文字流畅,朴实无华,且富有哲理。四、他的每部作品大多只有十二万字左右,部头较小,读者可以用较短的时间看完作品。(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