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五一”期间,一些困难群众没有被忘记,他们得到了一份充满了关爱的节日“礼物”——摊儿小生意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0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五一”期间,一些困难群众没有被忘记,他们得到了一份充满了关爱的节日“礼物”——
摊儿小生意火
本报记者 宋光茂
  5月2日一大早,细雨蒙蒙。济南市槐荫区振兴东街的下岗职工们依然早早地就支起了自己的早点铺,忙忙碌碌地接待着“五一”长假带来的客流。
  在一个馄饨摊前,有老两口一边忙着做馄饨,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主人老段对记者说,自己下岗后,街道居委会无偿提供这间小屋,帮助他支起了这个馄饨摊子,正好赶上“五一”黄金周,顾客多,生意做得挺红火。
  像济南市槐荫区振兴东街的下岗职工一样,在“五一”前夕和节假日期间,山东省其他各地的数十万困难群众也都获得了一份“风味”不同的“节日大餐”,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泰安市的“节日大餐”不是往常过节的钱物而是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泰安市劳动部门组织全市下岗职工,免费接受电脑操作、烹调、缝纫、食品雕刻和电气焊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他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项。
  据泰安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任王宏泽介绍,送钱送物只是给下岗职工“输血”,送门技术则是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所以,他们都特别珍惜这份节日礼物,没有一名学员迟到或早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