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为雷锋精神增辉——“京城雷锋”孙茂芳退休后的新追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1
第2版(要闻)
专栏:

为雷锋精神增辉
  ——“京城雷锋”孙茂芳退休后的新追求
  新华社记者 陈辉 新华社通讯员 徐青云 丁顺国 本报记者 贾昭全
  两年前,“京城雷锋”孙茂芳从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的岗位上退休。然而,他36年坚持不辍的学雷锋活动却没有停止。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帮助别人和宣传雷锋精神上,为雷锋精神增添了新的光辉。
  雷锋精神万里行
2000年3月4日,张家口市一座能容纳2000多人的礼堂里座无虚席,由孙茂芳发起的“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的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孙茂芳和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等人,为听众作了精彩的报告。
  孙茂芳对“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的设想是:“3年之内走遍全国,联络各地学雷锋模范,以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研究、宣传雷锋精神,把学雷锋活动推向新的高度。”于是,孙茂芳的足迹便伴随着“雷锋精神”出现在全国许多地方。
  在呼和浩特市,孙茂芳联络了“模范团长”李国安、当年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玉荣等英模人物,举行了“雷锋精神”报告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正逢内蒙古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雪灾,孙茂芳组织医疗队,送医送药到牧民家。当他得知当地有25名贫困儿童失学时,当即拿出5000元钱,代表全家捐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唱起了蒙古族歌曲《父亲的父亲》,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中国人民大学,孙茂芳与10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就学雷锋展开了对话。大学生们纷纷提问:改革开放的程度与社会风气的好坏有必然联系吗?怎样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孙茂芳用自己学雷锋的切身体会和大量事实,真诚地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3个多小时的对话,多次被掌声打断。同学们纷纷要求加入孙茂芳开办的“京城学雷锋网站”,为社会奉献爱心。
  “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许多听众当场为“希望工程”捐款,不少大学生听完报告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上万名青年学生加入了学雷锋的行列,成为雷锋精神的宣传员和实践者。
  两年过去了,年已花甲的孙茂芳行程2万多公里,为9省2市的群众作报告200多场,使雷锋精神传遍千家万户。
  学雷锋活动形成系列
  一次,孙茂芳陪盲人丁翠平乘出租汽车去同仁医院看病。出租车司机为多挣钱,故意绕远路走。孙茂芳发现了,当即提出质问。
  出租车司机不认错,还说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
  这时,丁翠平说话了:“师傅,你这样说可不对,这位解放军同志本来与我素不相识,自从他义务照顾我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司机羞红了脸,立即掉转车头向同仁医院开去。付车费时,司机拍拍胸口说:“我今天要是收你们的钱,还算人吗?”
  陪丁翠平看完病,孙茂芳发现司机还在等着他们。路上,孙茂芳给这位司机说了自己学雷锋的体会。临分别时,小伙子掏出笔来,非让孙茂芳为他签名不可。他说:“今天亲眼看见您这位‘活雷锋’,我打心眼里佩服和感动呀!”
  后来,孙茂芳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台开设的“孙茂芳爷爷讲故事”的栏目里,向听众讲了这个故事。这样的故事,他准备讲100个。
  利用广播电台讲亲身经历的故事,这只是孙茂芳学雷锋系列活动的一项内容。
  孙茂芳退休后,积极探索学雷锋的新途径。在行动上,他不满足于自己干,而是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干;在内容上,他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做好事,而是在先进理论和思想文化的指导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主旋律。如今,他拟定的给社会青年和中小学生讲100个英模故事、上百堂思想道德教育课,在青少年学生中培养1000名学雷锋骨干,进行以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百家访,帮助百家商店创建文明店等一系列活动正在有计划地开展。
  让雷锋精神永远放光
  孙茂芳先后拿出4万多元钱资助14名孤寡老人、残疾人和32名特困生,还精心照料5位老人10余年,为她们送了终。直到退休前,他还照顾着6位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听到孙茂芳退休消息后,这些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心情十分复杂,他们不忍心再麻烦老孙了,又舍不得老孙离开他们。98岁的孤身老太太崔淑文对他说:“你都照顾我10年了,现在你已经退休,也是老人了,以后就别再为我跑来跑去了。”
  “在您面前,我岁数再大也是晚辈,只要我还能动,就不会扔下您不管。”孙茂芳说。就这样,孙茂芳和退休前一样,对老人无微不至地精心照顾。老太太常对人说:“我这辈子,算是遇到好人了,享了共产党的福。”
  这两年,孙茂芳又发展了新的照顾对象。
  去年6月,孙茂芳在医院治病期间,认识了患糖尿病的13岁女孩卫丽娜。为了给她治病,她家里把能卖的东西全卖光了,陪床的父亲在水泥地上打铺盖过夜。孙茂芳看了十分心疼,当即拿出300元钱为孩子买药,并从家里煮好鸡蛋送到病房,还为孩子的父亲安排好住处。
  几天后,孙茂芳应邀到中国政法大学作报告,当讲到卫丽娜的情况时,全校师生无不为之动容,自愿发起捐助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6280元捐款送到了医院。大学生们动情地对孙茂芳说:“我们之所以这么积极捐款,是您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在孙茂芳的关心、帮助下,卫丽娜经过治疗,于去年底康复出院。为防止病情复发,孙茂芳将一张跟踪服务卡交给卫丽娜,上面有他家的地址和电话,还每月资助她100元生活费。孩子的父亲回到家乡后,给他送来了“爱心重如山,倾心救病女”的锦旗。孙茂芳把这面锦旗转赠给中国政法大学,由此,校园又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
  从1997年开始,孙茂芳率全家建立了“一带二家庭助困基金”,每月拿出二三百元,资助残疾人和特困生。现在孙茂芳和妻子都退休了,家庭收入明显减少,但家庭助困基金仍然延续着。孙茂芳说:“宁可自己紧一点,也要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感受到人世间的亲情和温暖。”近年来,孙茂芳一家拿出的助困金和参加社会捐款达5万多元。
  孙茂芳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树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典型”;被全国双拥领导小组、民政部授予“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称号。退休后,他获得了新的荣誉:被北京市评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标兵”、“助残先进个人”。
  夕阳无限好,老骥更奋蹄。花甲之年的孙茂芳,为传播雷锋精神仍在不断地探索,不懈地追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