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卡罗和他的母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0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卡罗和他的母亲
王洪斌
  灰色的眼睛,淡黄色的小胡子,头戴一顶鸭舌帽,微微有些发福的矮个子似乎永远没有疲倦的时候,他叫卡罗,是我们在欧洲公务旅行的德国司机。
  像其他德国人一样,卡罗做事透着股认真劲儿。他很少说话,可有一次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却主动用很蹩脚的英语和坐在旁边的我聊起了天。他问我觉得欧洲怎么样,还问“司机”的中文发音。我教了他几遍,顺便告诉他在我们国家通常称呼司机为“师傅”。卡罗对这个词似乎很感兴趣,反复嘟哝了好几遍。于是我就干脆称呼他“卡罗师傅”,他高兴地咧开嘴,冲我竖起了大拇指。
  第一次登上卡罗的“奔驰”大客,我们就注意到车上坐着一位老太太,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他的母亲。因为他的妻子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孩子,卡罗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寂寞,就干脆把妈妈带在了身边。
  当地朋友告诉我们:卡罗是个好人,他对妈妈的这份情感在当今西方社会是很难得的。大家慨叹:别看洋人发明了什么“母亲节”、“父亲节”,可真格地讲起敬老爱幼来,还得说是咱中国人来得实在。感慨之余,就十分敬佩卡罗对老母所表现出的东方式的亲情,对他又平添了一份好感。
  此后的几天里,这位60多岁老太太成了我们当中特殊的一员,然而大家却没有感到丝毫的不便,在欧洲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女士年龄越大越讲究穿着。卡罗的妈也不例外,每天衣着鲜艳入时,干净体面。老太太不怎么说话,每天上车后总是坐在卡罗的身后,神情专注地看自己的儿子驾车飞驰,目光里充满慈爱和骄傲。我注意到她好像从来就没在车上睡过觉。
  卡罗是个办事仔细的人,驾车技术十分娴熟。据说他当过驾校教练,经验自然老到。欧洲的交通很发达,但一些城市的街道却比较狭窄,而且车辆密集,不少地方对停车都有限制,可卡罗总能把这辆近20米长的大客开得又快又稳,每到一地,他还千方百计把车停在离我们要去地方的最近处,尽量给大伙提供方便。在一些治安状况不好的地方,他们母子常常守在车上。每到宿营地,卡罗总是跑前跑后地帮大家搬运行李。虽说语言不通,但他脸上那友好的微笑时刻让我们体会着他的厚道实在。
  公务之余,当地朋友安排我们参观一些著名景点。卡罗把车安顿好以后,也陪着妈妈四处转转——虽说他经常驾车满欧洲跑,可这样母子同游的机会毕竟难得。看着老太太挽着儿子的手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于是我主动提出为母子俩拍合影,令他们喜出望外,连声道谢。卡罗连比划带说地告诉我他喜欢中国人,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去中国看看。
  十几天的欧洲之行结束了,在去机场的路上,卡罗一边驾车,一边通过翻译向大家告别。他说感谢大伙接受并一路关照他的母亲,他会永远记住我们。不知怎的,我心中陡然产生一种要离开老朋友般的感觉。在候机大厅门口,我特意与卡罗师傅和他的“奔驰”大客合了个影。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在心中默念:祝福你和你的母亲,卡罗师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