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渤海湾畔桃花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0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九州揽胜

渤海湾畔桃花香
范绍慧
  汩汩滦河蜿蜒不绝在她的怀中静静淌过,滔滔渤海亘古不息在她的身旁摇曳着无垠碧波,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蔚蓝的渤海湾畔有了一方神奇而清秀的土地——乐亭。
  滦河三角洲上的乐亭仪态万方,她雄浑古朴,她庄重典雅,她古野幽奇,她钟毓灵秀……6000年前这里已有人迹,从唐太宗到康熙大帝,多少帝王将相还有文人墨客,或巡狩或游历,他们和嬗变的历史一道在乐亭留下了不灭的足迹。战国遗址、古炮台、传瓦寺、潮音寺……更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故居,它们述说着悠久的岁月,放射着人文的光辉。
  “岛霭祥云佳气露,坨呈半月水当中。滦江春涨东风解,海阁朝晖旭日冲。”清代诗人缀酌的诗句勾勒出乐亭海陆奇观之一斑。华北大地的第一大岛——菩提岛,在这里如一条闪金耀银的长练将渤海湾62个岛屿串连成世界罕见的双道海岸线;岛上百余种稀有草木根深叶茂、400多种鸟类翱翔翩翩,这座“孤悬于海上的天然动植物园”如今已被确定为国际观鸟基地。还有月坨岛、金沙岛、浅水湾,海天相连,轻涛拍岸,或金沙碧波,风帆斑斓,或清风明月,孤岛古刹,意趣天成,各有千秋。海韵、水性、乡情。承天工造化之神奇,人文蕴积之丰腴,千百年熏陶濡染,乐亭文化卓然于世。在这里诞生了驰名中外的乐亭皮影、乐亭大鼓,一个海隅小县能创造出两朵民间的奇葩,放眼全国乃至世界亦罕见。
  阳光和煦的4月,当渤海湾上坚冰迸裂,春潮涌起,忽如一夜东风,乐亭大地千树万树桃花开,有似桃汛接天连地滚滚而来。极目花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却又见“桃之夭夭,有蕡其实”。留下《诗经》中这千古名句的先人绝不会想到,不同节令的景象竟然同时呈现眼前。一边是桃花盛开,一边是鲜桃采摘,这亦为当今乐亭之又一奇观。滦河冲积而成的乐亭平原,两面临海,半湿润季风吹拂,土壤肥沃,光热充足,是难得的桃树生长的黄金地段。乐亭人依托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辅之以现代科技,开垦出了不受节令限制的15万亩桃林和鲜桃棚园。如今人,在国家农业部和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鲜桃之乡”、“中国桃乡”的乐亭,不论是乍暖还寒的初春,还是万木萧疏的深秋,天天都有鲜桃运往大江南北,登上飞机飞往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
  因了鲜桃四季飘香不再是远古神话的“神话”,每年4月,当粉红的桃汛随春潮涌来时,乐亭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节日——桃花节,又热热闹闹开张了。八方宾朋,海内外游人,来到渤海湾畔这个现代“桃花源”,踏青、赏花、品桃……也因了这鲜桃四季飘香的点睛之笔,乐亭的海陆奇观,构成了渤海湾一条飘香的黄金海岸。(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