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发怒和发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1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八面来风

发怒和发愤
  ●等到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扬眉吐气的时候,我们还用得着为看不懂英文缩写而烦恼吗?
  斯壮
  在信息技术领域扑腾了这么些年,看到自己不熟悉的英文缩写,我也不止一次地愤怒过。每当我愤怒的时候,我就走到自己的书橱前,排遣一下心情。
  在书橱的左半部分,全是父辈们留给我的诗书子集。在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面前,我受伤的自尊会得到极大的安慰。那些动不动就用CRM、P2P、DIY为难我们的外国人,有几个懂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懂得“四书五经六艺”?让他们表述“武术”,他们没法总说“这是一种介乎拳击和散打之间的健体防身之术”,只好老老实实地叫“GongFu”;让他们说“豆腐”,他们也不能总讲出一长串--“一种用豆类植物果实加水研磨过滤添以明矾一类化学物质凝固而成的胶体”,只能乖乖地音译做“TouFu”。这就是所谓“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处,这就是文化的优势。
  想想这些,我就会心平气和地踱到书橱的另一边,那里面都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包括最新版本的计算机缩略语词典。虽然有人说二进制可以从《易经》中找到出处,但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是人家发明的,互联网是人家发明的,人家愿意拿几个英文字母来简化表达方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感到愤怒?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的故事:因为把“IT(信息技术)”读成了“it(它)”,惹得舆论大哗。日本民众群情激奋,森喜朗无地自容,但他们都没有对“IT”生气,宣布废止这个讨厌的英文缩写,改用一个符合日本文化特点的用语;相反,他们很快推出了振兴日本信息技术产业的规划。
  如此看来,面对来自技术领先的文化强势,愤怒确实大可不必,“发愤”倒是理所当然。我们发现的小行星,爱叫“周光召星”就叫“周光召星”,爱叫“钱学森星”就叫“钱学森星”;我们揭示的科学原理,爱叫“黄方程”就叫“黄方程”,爱叫“陈定理”就叫“陈定理”,等到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是这般扬眉吐气的时候,我们还用得着为看不懂英文缩写而烦恼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