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潮平两岸阔——记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3
第6版(综合)
专栏:

潮平两岸阔
  ——记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本报记者 王向东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由一所普通农村完中一跃成为国家示范性高中,创造了超越常规的发展速度和显著的办学效益。1997年,它晋升为南通市首批重点中学,1998年通过省级重点中学验收,1999年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2001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中省级验收,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突出成绩。
  几年前,平潮中学的领导就认识到,教育工作者,既要掌握教育规律,又必须熟悉教育市场的特殊性,只有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才能争取竞争的主动权。于是,在别人还在争招生计划、争生源的时候,平潮中学却悄悄地下功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999年,他们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开南通市招聘教师之先河。近年来,平潮中学共引进优秀教师40多人,其中不乏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人民科教基金获得者和中学高级教师。
  教师的待遇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吴晓晖说:“这不仅仅是教师富了,更重要的是脑子富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工作效果大不一样。”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培养名师的战略眼光、没有按水平按教学质量取酬的奖惩办法,“平中”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
  平潮中学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受到了省内外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他们每年开展的“万元求良策”活动,共征得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92条;他们建立起行风监督机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学生家长担任行风监督员,使学校能够及时听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批评建议。
  学生要减负,教师要加压。平潮中学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学校考教师的活动。在一次考试中,有10名教师收到了成绩不合格的通知书。从此,教师学习的风气并不亚于学生,他们甚至连寒暑假也不休息。现在教师大都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正是这些超常规的思维,拓宽了创新的领域,给平潮中学跨越式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平潮中学提出创一流名校的目标,首先在硬件建设、教学质量、福利待遇上达到全市一流。学校大力推行目标管理、教育教学全程管理和评价管理机制。在用人上实行优胜劣汰,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教师流动成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手段。学校建立了注重质量的奖惩机制,触动了教师铁饭碗,浮动了全员的铁工资。
  只有出名师,才能成名校。平潮中学着力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了两位特级教师专门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优秀教师。平潮中学坚持把科研兴校放在突出位置,使科研理论与培养名师相结合。学校承担的教育部资助的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已通过了中期成果论证。通过科研,培养了一支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平潮中学领导班子唯实的工作作风及其超越常规的发展意识,是平中最值得研究的精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