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长垣绿色农业飘“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3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长垣绿色农业飘“香”
  本报记者 王君超
  长垣,古称浦城,豫北古县。眼前的长垣,但见田成方、林成网,塑料大棚鳞次栉比,数万亩绿色基地瓜果飘香。
  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加上远离中心城市,发展绿色农业得天独厚。因此,长垣制定了“绿色战略”,他们将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果断地提出发展绿色农业,打好“绿色牌”的思路。
  近年来,县、乡(镇)两级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优先帮扶涉足绿色农业的农户。常村乡政府为农户统一购买优质种子,从省农科院聘请技术人员办培训班、搞讲座,聘请农业技师指导温室及大棚蔬菜种植,并建立绿色农业发展基金,向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此外,他们还主动与农户签订协议,规定只要农户按照农业科技要求严格管理,亩产值如达不到普通农作物产值,乡政府将补偿损失。樊相镇政府成立农工贸有限公司、食用菌开发公司和绿色立体农业开发公司,为绿色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为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各公司对农户的绿色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把风险留给政府,利润让给农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樊相镇特色种植专业户已达6000余户,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万亩。镇农贸公司供销经理李凤如告诉记者,这里一座大棚占地约1亩,年收入可达1万-3万元,比种植粮食的收益高好几倍。市场上一派繁忙景象,西芹、日本圆葱、珍珠西红柿、珍珠西瓜、日本油桃、美国杏、洋香瓜、荷兰豆等品种,琳琅满目。南来北往的客商,忙忙碌碌。据了解,常村乡绿色农业作物达5万亩,绿色小麦种植突破3.5万亩,绿色作物产值7000万元,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0%以上。
  绿色农业的发展,开阔了农民的思路,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县涌现出一批发展绿色农业的大型龙头企业,投资4500万元的新乡市长远实业集团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5万亩,其“蔬菜面条”等绿色食品产值达到8000万元,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6800万元;常村乡的田玉岭投资1200万元,创办蒲丰制粉有限公司,生产设备科技含量国际一流,单机产量国内第一,全年可消化小麦1.25亿公斤,占全县小麦年产量的1/3,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绿色粮食”的转化增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