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借鉴中国经验——布隆迪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4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连载

借鉴中国经验
  ——布隆迪纪行之二
  本报特派记者 李新烽
  “十分高兴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我要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两大心愿:非常感谢中国人民对布隆迪人民始终如一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布隆迪的国家重建与经济发展需要借鉴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布隆迪的重建工作,我们国家的大门始终是向伟大的中国敞开的。”这是近日布隆迪发展与重建部长安德列·恩昆迪基热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的一段开场白。
  布隆迪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7美元,在世界银行206个国家和地区的排行榜中居第二百零四位。由于1993年以来连续不断的政治危机和自1996年政变后遭受两年多的经济制裁,外加胡图族反政府武装不时地骚扰,布隆迪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0年与1992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2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民众接近60%,人均寿命从53.8岁下降到34岁,小学入学率从67.3%下降到52%。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债台高筑,外汇短缺,2000年底的外债总额超过10亿美元。
  恩昆迪基热指出,布隆迪正在走向和平,国家的重建与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在经济领域,我们正在着手解决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用电、恢复公路建设、农产品运输、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存、加大渔业资源开发力度以及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等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全国民众的吃饭问题,而且要能够出口创汇。”
  “布隆迪是一个农牧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我们希望借鉴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以帮助我们成功进行工业化的起步。”谈到这里,恩昆迪基热以中国援建的布隆迪布琼布拉联合纺织厂为例,说明两国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成功经验。该厂集纺织、印染、服装为一体,是布隆迪最大的联合企业,曾3次在马德里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自1979年建成以来,为解决当地人民的衣着需求和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布隆迪经济管理大学的创始人和兼职教授,恩昆迪基热迫切希望布中两国加强文化教育交流,希望中国继续为布隆迪培训经济技术人才,以增加布隆迪的就业率。他指出,中国政府援助布隆迪的卡蒙盖手工业培训中心就是一个成功例证。卡蒙盖手工业培训中心位于首都布琼布拉,由中国政府提供援助,于1985年创建,共办了4期培训班,每期由中方派遣专家,先后培训当地学员136名。培训项目包括竹家具、竹编、藤编和木工,学员毕业后大多从事所学专业,成为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我们在感谢中国真诚友好援助的同时,更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和商人来布隆迪投资,我们国家的大门始终向中国开放着,包括各个方面,比如,在金融领域,我们欢迎中国协助我们建立金融体系。两国在众多领域的合作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采访结束时,他一再强调,“我们钦佩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迫切希望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非常欢迎中国参与布隆迪的国家重建与发展。”
  同日,应布隆迪通讯社社长恩达伊奇·杰耶的邀请,记者参观了这家通讯社。社长介绍说,1999年5月,布隆迪新闻社与中国新华社签署了新闻交换合作协议,“这有利于布隆迪人民及时获知遥远中国发生的伟大变化,借鉴中国人民建设祖国的成功经验,从而鼓舞我国人民战胜贫困、重建国家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人民了解布隆迪正在发生的一切,我们将在和平与重建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