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推进农村均衡发展 帮助外来劳工致富 深圳打造“同富共进”平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5
第1版(要闻)
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

推进农村均衡发展 帮助外来劳工致富
  深圳打造“同富共进”平台
  编辑点评
  两年前,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市南岭村对干部群众提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要求。深圳人根据特区的特点,努力使50万深圳农民、400万外来劳工和外来劳工的内地乡亲们共同富裕、共思进取。他们的这种“链接”,眼界宽,起点高,令人感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应该这样创造性地思维和行动。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者,深圳也是全国的深圳。致富思源,“源”在于此;富而思进,“进”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为深圳的发展和富裕、为全国的发展和富裕作出新贡献。
  本报深圳5月14日电 记者胡谋报道: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深圳,如何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圳人回答:重要的一条是,推进当地农户均衡发展、帮助外来农工一起致富奔小康。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说,让400万打工仔、打工妹和50万深圳农民共同致富,并通过外来工和他们的家乡父老共同富裕、共思进取,这是深圳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具体行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目前,深圳农民人均年集体分配收入近万元。同时,也有人均年集体收入低于2000元的欠发达村。这些地方还存在着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为实现镇村经济均衡发展,深圳大力推进“同富裕”工程。在2000年向首期“同富裕”工程投入18.88亿元,安排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6个的基础上,2001年,深圳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第二期“同富裕”工程。有的镇兴建“同富裕”工业区,把投资收益用于帮助欠发达村发展集体经济。有的镇为欠发达村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仓储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有的镇把“同富裕”工程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一年多来已与外商签订了近百亿元的投资合同或协议。现在,深圳已建成10个“同富裕”工业园区,欠发达村共兴办各类企业932家、引进投资96亿元,年新增产值24.4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从1998年的9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7.7亿元。截至去年底,深圳农村人均年集体分配低于2000元的欠发达村已由1995年的406个减少到目前的85个。
  “同富裕”工业区的兴建和欠发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引来了许多外来打工者。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许宗衡认为,将本地农户、外来工和他们的家乡相“链接”,让他们在深圳这个“平台”上同富裕、共思进,表明我们的党和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了支持欠发达的水湾村发展集体经济,南山区将兴建专供外来工居住的水湾公寓列入了“同富裕”工程。宝安区在全区青年中实施了“学业、就业、创业”的“三业工程”,受益者有当地年轻人,更多的则是来自内地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五一”假期中,深圳各邮局门前排起汇款的长队,外来工向家乡的汇款数高达11.6亿元。
  在深圳这个“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不仅就业、增收,还学习文化、技术和管理,受到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1999年至2001年,仅宝安、龙岗区就有18546名年轻的打工仔、打工妹成为共青团员,还有不少外来工加入了党组织。深圳的外来工还把在这里学到的文化、技术和管理同资金一起向自己的家乡“输出”。在全国一些地方,许多昔日来深圳的打工仔、打工妹已经成为当地带领群众兴业致富的领头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