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向制度化迈进——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6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向制度化迈进
  ——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启示
本报记者 单向前
  公开选拔,是近年来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干部选拔方式。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当其由最初的“新鲜事”发展到一项深入人心的选人用人的基本措施之后,人们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其制度层面的构建与完善。
  广东省是全国进行公开选拔工作实践与探索的地区之一。在即将结束的第三次公开选拔工作中,他们在公开选拔的方式、技术操作等方面,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新措施、新办法。正因如此,此次公开选拔,引人关注。
最大限度资格准入、最小概率人才浪费:用创新的思维构筑制度的平台
  公开选拔的特点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但关键要开阔选人的视野。如果仍是从少数人中选人,无法谈竞争和择优。所以,什么样的人能够参加公开选拔,至关重要。
  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共设副厅级领导职位20个,报名参与者2173名。2173∶20,数字后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群贤毕至的竞争大平台。
  广东第三次公开选拔对准入资格提出的标准是:对人才不设防,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入资格,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此,广东省规定的公选报名条件是,年龄55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职务正处或三年以上的副处。无论你属于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也无论所在岗位的性质与报考岗位的性质是否一致,皆可参与本次公选并自由地挑选公选职位。
  在职位公选还是分类公选问题上,广东此次实行了分类公选。职位选拔的方式,在职位较少的情况下比较可行,但在公选职位较多、报名者众的情况下不太合适。因为它难以避免“热门职位挤破门,冷门职位少人问”的尴尬局面,造成人才的浪费。此次广东将20个职位按工作性质、专业特点分为党政群类、财税类、工交类、经贸类、信息类、科教类等六大类别,按类别组织笔试、面试和考察。
  是职位公选、分类公选,还是资格公选?这是公开选拔工作不断深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广东此次的探索说明,要从人才资源、财力、时间等方面出发,本着合理、有效、简便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方式。
笔试试能力、面试试素质:以严谨的操作增强制度的科学性
  干部选拔制度的创新既需要理论创新的动力资源,也需要操作层面的技术支撑。在由伯乐相马到赛场赛马的转变中,如何构筑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赛场,即如何准确地测量出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是一个科学含量相当高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干部制度改革科学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建立公正的平等进入机制的前提。
  笔试是公开选拔的第一道关口,为了科学地把握该环节,此次广东省专门组建了笔试命题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博士、厅级领导进行专题研究,以确立笔试的指标体系、形式与内容。将以往笔试中知识性题目的比重缩小为30%,能力题占70%,突出了对能力的检测。重点测试应试者拟任副厅级领导应具备的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宏观思维能力、观测问题的战略决断能力。面试除了赛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外,广东还赋予其新的内涵,即赛学习、赛工作。其目的就在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发现、提高、检测竞赛者的综合素质。
  广东省第三次公选面试采取了面试+培训+考察的复合型方式,熔面试、培训、考察为一炉。即在面试中培训,在培训中考察。所谓培训,是请有关专家教授给学员上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党课,并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里,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述“三个规律”的论文。所谓考察,即在培训期间由与学员同吃同住的班主任对其进行全方位、零距离的观察,班主任皆由党校校委担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面试既是学习的竞赛,也是工作的竞赛。
  在整个面试期间,每个学员均参加了四次讨论会、两次座谈会。在面试形式方面,采取“互动考问”的新形式,所谓“互动”,即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十人,要求学员在两分钟内对其他学员此前写好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被提意见者要在5分钟内作出答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己考自己。
  在公开选拔工作过程中,吸纳一定数量的老同志参与,充分利用各级党校的师资、场地等资源。这种做法,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为老干部工作和党校工作开辟了新路子。
党要管干部、群众做裁判:用不同分数量化制度的民主性
  广东第三次公开选拔,共有121位同志进入组织考察阶段。对考察的要求,广东此次强调切实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落实群众在考察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选出“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
  这次考察突出的特点是加大了民主测评分的比例。在全部100分中,民主测评分占30%。其它分数的构成为:省委党校校委对考察对象面试培训期间的考察分占20%,考评组的综合比较分占30%,省委组织部领导听取考评组汇报的评价分占20%。为了进一步落实群众的“四权”,规定考察组要提前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考察预告,以落实群众对干部考察的知情权,欢迎知情人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对考察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还规定要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的动员,测评表按德、才、绩三个要素进行设计,并在动员会上发给大家,当场填写交给考察组后离场。对一些重要知情人、班子成员、纪检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还要进行个别谈话。
  广东省第三次公选已经进入尾声。但这种对待一项新生事物、一种新的措施,用一种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做深做细、务求实效、不走过场的精神,留给我们的思考将是深远和长久的。(附图片)
  压题照片:广东省第三次公开选拔考场入口。(郑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