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中国春潮涌平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7
第11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中国春潮涌平壤
本报记者 徐怀谦 赵嘉鸣
  4月的平壤,花团锦簇,春光明媚。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朝鲜人民迎来了他们的两大盛事:4月15日和25日分别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诞辰90周年和朝鲜人民军建军70周年纪念日。为两大盛事锦上添花的是,第二十届“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同时开幕了。应朝方的邀请,中国派出由文化部长孙家正率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对朝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受国务院委托,文化部派出了由总政歌舞团、中国杂技团、武汉杂技团组成的中国艺术团,一行230多人参加了“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在平壤期间,中国艺术团共演出14场,获得13项金奖,成为演出场次最多、观众最多、获得金奖最多的一个艺术团,在平壤掀起了一次浓浓的中国春潮。
  为参加本届艺术节,中国艺术团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节目编排上,选择那些在中国和朝鲜都有代表性的曲目,比如朝鲜歌曲《金日成将军之歌》、《金正日将军之歌》、《卖花歌》、《桔梗谣》、《士兵生活在将军身边》,中国歌曲《保卫黄河》、《长江之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走进新时代》、《中国新世纪》、《中国春潮》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比较容易在观众中引起共鸣。舞蹈则突出时代美感和现代气息。男子集体舞《穿越》,谷亮亮表演的独舞《太阳鸟》,都是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的节目,《士兵的假日》则获过国家文华奖。特别是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中朝军队友谊舞》,当两名演员手拿中朝两国的国旗在舞台上挥舞起来的时候,当舞台背景上两国的国旗挽在一起的时候,台下的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每当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几分钟,常常要反复谢幕多次。演员阵容上,总政歌舞团由彭丽媛、阎维文、程志、王秀芬、王宏伟担纲,称得上明星荟萃。精神风貌上,中国艺术团高标准,严要求,讲士气。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为演唱好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插曲《卖花歌》,向朝鲜的同行请教,向翻译请教,一遍遍地校正自己的发音。有的演员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仍坚持排练,希望以最佳的质量奉献给朝鲜观众。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中国杂技团和武汉杂技团的小演员们,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在宾馆的走廊里练功。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她们总是提前进剧场排练,在排练过程中,这些小姑娘挨过摔,饿过肚子,但抹干眼泪,继续练。她们表演的《抖空竹》、《车技》、《叠椅》、《转碟》四个节目,在技术难度和完成质量上均属上乘,最后都获得了金奖。
  在平壤期间,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艺术节组委会委员长张澈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总政歌舞团的演出。尤其是4月23日,金正日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总政歌舞团的专场演出后,接见了主要演职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本届艺术节,总政歌舞团还与久负盛名的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合演了一场歌舞,欣赏了朝鲜人民军功勋合唱团的专场演出,观看了10万人参加表演的大型团体操《阿里郎》和平壤杂技团表演的“空中飞人”等精彩节目。
  中国艺术团参加第二十届“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为朝鲜观众献上了我们的友谊,通过与朝鲜同行的艺术交流,加深、发展了中朝两国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由毛泽东、金日成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的中朝友谊,将永远扎根在两国人民的心中,并随着交往的深入不断发扬光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